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国产奶粉复兴,谁是下一个执旗者?

2011年,世界上发生了两个与母乳有关的大新闻。

第一个是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阿根廷科学家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头携带有两个人类基因的牛,因此有望生产出和人类母乳极其类似的奶制品。

另一个则来自中国,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了一篇人溶菌酶基因工程奶牛的研究论文,引起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等数十家国际著名媒体的跟踪报道——“‘人乳化’牛奶来了?”

在过去30年里,全球母乳喂养率一直不高。2019年的数据显示,世界平均水平为43% 。在中国,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则更低,仅为29%。为了破局这项难题,全球科学家和科研机构近十年都在研究一项课题:如何生产出“天然”母乳。

2017年《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小组培育出了新的基因工程奶牛,“似乎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母乳”的时代又靠近了一步”。但现在看来,基因科学道路上的这一步,抬起了脚,落下还尚待时日。

在解决婴儿喂养这一民生问题上,中国科研人员现在沿着另一种思路前行。不久前,中国乳业研发实力代表的中国飞鹤发布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揭秘了中国母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在整个泌乳期中9个阶段的动态变化,并据此生产出更接近中国母乳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这家民族品牌以一种钻牛角尖的劲头,在蹊径之上朝着中国宝宝的“母乳”喂养这一目标又迈出了重要的一小步。继“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后,飞鹤再一次成为中国奶粉行业里的破局者。

而对于近年来从洋奶粉的夹击中不断突围而重获信心的国产奶粉而言,市场还需要更多在坚守品质同时,以科技创新突围的民族品牌出现。

婴儿喂养的破局者们

如果说科学的终点是让人类无限接近神,技术和随之而来制造出的一切则以人为终点。在婴幼儿配方奶粉这里,终点必然是无限接近母乳。

在人们还没有大规模生产出十分靠谱的婴儿代用食品之前,无法自己进行母乳喂养的人们有两个解决方案:找乳母,或者是用粗糙加工甚至是未经处理而脂肪含量过高的生牛奶。一方面,乳母不足,另一方面,婴儿的胃肠道不堪“重负”,导致可能致命的消化道症状。

1867年,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发明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市场大规模生产的婴儿配方奶产品——“李式可溶性婴儿代餐”。李比希成为第一个破局者。

李式可溶性婴儿代餐易保存,好冲调,但配方并没有经过严格验证,所以依然会造成婴儿胃肠道不耐受,腹泻、呕吐现象还是不可避免。而母乳不会让婴儿腹泻、呕吐,那么为什么不模拟它的成分构成呢?这个朴素想法促成了“配方奶百分比法则”的诞生,倡议人托马斯·摩根·罗奇医生成为第二个破局者。

当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水、乳脂和糖的配达成一个如同母乳的合适比例,就不会对婴儿柔弱的胃肠道产生影响。“配方奶百分比法则”迅速引来厂家跟进,也间接造就了雀巢、美林等第一代婴儿配方奶粉巨头的诞生。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模仿母乳”的历史。随着欧美与联合国基于西方人母乳库数据,首次确定婴儿配方奶粉(简称IFM)统一标准,确立第一代奶粉配方之后,这一标准经历了添加与大脑智力和器官发育有关的DHA、ARA等营养元素;到模拟母乳的脂质结构添加了OPO(结构性油脂);再到强调各种宏量、微量营养元素的精准比例,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了更深层次的全面“精准模拟母乳”阶段。

但将目光放到中国,由于缺乏本土母乳研究和技术基础,多年来厂家们在追随与模仿西方的同时,销售与渠道之争一直是厂家们的重心,技术博弈才刚刚起步。

直到,新的破局者出现。

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长期以来,一些问题一直在折磨着中国家长们——选进口奶粉还是国产奶粉?什么样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

中国的科研人员们开始寻找答案。

2020年“528”中国宝宝日这天,飞鹤在线上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发布会。

已经潜心投入研发多年的中国飞鹤创新中心首次解析出中国母乳9种必需氨基酸在整个泌乳期中的动态变化,同时精确指出,中国母乳中与婴儿消化吸收密切相关的二位棕榈酸含量接近70%,大大高于普通奶粉含量(≈52%)。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母乳中主要碳水来源之一的低聚糖,相比其他糖类更能促进益生菌增殖,有益于婴儿肠道健康。

这一全球首份中国母乳必需氨基酸动态图谱以及中国母乳成分解析的成果发布,是中国的婴幼儿奶粉科研人员从持续的追随与模仿中的再一次出走,并且走到了西方的前面。它更试着,让那些折磨中国家长们的问题答案越来越丰富和明晰。

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同,不同区域人群的母乳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显示,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中国人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由于中国母亲膳食中素食比例较高,中国人母乳中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而软脂酸和硬脂酸含量较低。同时,中国人母乳中钠含量也相对日本、瑞典等国高,这应该是与中国人摄入较多盐分高的食物有关。

而即使同在中国,由于地缘广袤,不同地区的母乳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飞鹤很早就意识到,必须充分采集中国各地区母乳样本,建立中国人母乳库进行全面分析,才能研发出更适合中国婴幼儿的奶粉。

2010年,卫生部颁布全新《婴儿配方食品》和《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标准。2014年开始,中国奶粉行业持续推进新政,监管部门明确表示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中国的奶企们开始从奶源、质量安全和配方研发进行了对世界的追赶。

随着之后数年国务院与各地政府陆续拨付大额资金支持奶粉研发立项,众多有技术实力的乳企开始建立专业中国母乳数据库,而飞鹤正是领头者。

随着研发的深入,飞鹤在2015年确立并践行“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战略定位,开始迎战洋奶粉品牌。这一响亮的口号,在震惊中国奶粉市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对于中国婴幼儿奶粉配方和母乳地域化的讨论。

回到研发本身,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飞鹤近年来都做了些什么:十多年之间走过全国15个省,采集7000多个母乳样本,全面分析中国母乳2000多种成分,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60多篇SCI期刊,首次揭示出包括中国母乳氨基酸模式等第一手本土母乳成分数据……。

善积跬步,方以至千里。积累了大量中国母乳研究数据的飞鹤这次能够再次让世界同业者们惊讶,其实是意料之中。

基于此次的研究成果,飞鹤将其运用到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升级版星飞帆的配方之中。新的星飞帆首次采用新一代专利OPO,将二位棕榈酸的含量提高到67%(比普通奶粉提升1.2倍),已经非常接近中国母乳标准。同时,新的星飞帆在大脑发育上特别强化了DHA、ARA、神经鞘磷脂、叶黄素等脑发育营养素,同时为了更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提升婴幼儿免疫力将奶粉中低聚糖含量提升了87%。

2020年5月28日,被全球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为“中国奶粉第一单品”的飞鹤星飞帆奶粉,正式公布与中国本土母乳喂养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受试的星飞帆升级版配方,是飞鹤基于最新研发成果研发的首个高精度仿生母乳配方。试验结果显示,用星飞帆喂养的婴儿各项身体格生长指标均更接近母乳喂养婴儿。

对于飞鹤而言,实现国产奶粉在技术上对国际的超越之后,下一步要超越的将是自己。

声闻于野前,先静心于幽沼

美国管理学家詹姆斯·柯林斯对于高瞻远瞩的公司有这样的定义,“核心理念和一心一意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携手合作,驱动所有不属于核心理念的东西变化和进步”。

对于关乎千万婴幼儿成长的乳制品行业来说,“核心”不言而喻。

2019年6月,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去了一趟飞鹤,调研完成后他颇有感慨,“看到了中国‘新国货’的未来”。

吴晓波曾以一道“新国货”公式重新定义民族品牌——“新国货 =(品质+核心技术)× 圈层消费”。 

品质,首当其冲,更是根本。

尽管多年来国人多少已经习惯了从各种广告中展现的奶企对奶源地以及产业链的严格把控画面,但当吴晓波走进飞鹤专属牧场时,还是被震撼到了。悠扬的钢琴曲声中,上万头耳朵上挂有“专属身份证”的奶牛,在PM2.5的空气中怡然自得,它们吃的是无激素的种植草,喝的是天然苏打水,住着恒温舒适的牛舍。

这感觉与飞鹤掌舵人冷友斌20年前的感觉很相似。决定带领飞鹤这家当时已有近40年历史民族奶企二次创业的他,第一次走出国门走进澳大利亚的牧场时,“国外牧场的牛是吃燕麦的!”在美国西海岸的北部牧场,他又看到了那里仅有37人管理却分工明确、秩序井然的的万头牧场。冷友斌在观念受到重重冲击之余,开始深刻反思。

“要建专属牧场,要做好产业链,把奶源建设与品质控制作为优先战略。” 

如今,这也是中国奶企们的立身之道。

飞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在奶源建设和产业链完善上。

世界上最好的牧场都集中于南北纬的大约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人们称之为南北半球的两大“黄金奶源带”。身处东北,飞鹤在奶源地上有这得天独厚的优势。

到目前为止,飞鹤在北纬47°的齐齐哈尔地区已经建有7个万头专属牧场,从挤奶到加工最快2小时,建构起一套新鲜奶源→新鲜饲料→新鲜配方→新鲜加工→新鲜储运到新鲜追溯的全产业链、农牧工一体化产业集群。

惟其如此,才是打造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奶粉的扎实基础。品质之上,飞鹤有了后来的多年潜心研发的底气。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近年来,国产奶粉不断在国际质检中拔得头筹,其中飞鹤更连续六年蝉联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正是由于飞鹤等一批中国奶企的静心于幽幽水岸,才有了后来的国产奶粉的声音响亮于四野。

关怀与使命感

在被《纽约时报》盛赞为“比肩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的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笔下,食物史成为世界史的一个主题。食物作为历史的注脚和文化的样本,深刻地改变着人类和全球历史。

从这一角度出发,它再次提醒我们:所有满足人们吃的需求的产品,初心都只能是对人的关怀。

上世纪40年代末,战后的日本食物匮乏,日清食品的创始人安藤百福在一次目睹了街头拉面摊排队的人群后,立志要发明一种营养、便宜而方便的食品以造福日本国民。

在长达近十年的多次失败与尝试之后,方便面终于被发明出来。而此时的日本正开始经济起飞,农村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日益密集,早出晚归的工作人群吃饭成了问题,而家庭主妇们也亟待有一种简单而便捷的烹饪将她们从繁忙的家庭劳务中解放出来。方便面在解放了这些日本经济腾飞的缔造者的同时,开始引领世界范围内速食文化的形成。

创造源自人类一种深层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希望、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

任何一家伟大的企业,都是以此为价值观。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对于致力于解决中国婴幼儿喂养这一民生问题的飞鹤等中国奶企们而言,关怀也是最核心的持续发展动能。

建设最优质奶源,不断完善产业链,以创新研发让奶粉更科学、营养与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一切都是飞鹤对“关怀”这两个字的解释、批注与不断重建。

让我们将视角再放大到更广袤的范围——还有一种情怀,那就是使命感。

从整个中国奶业行业来看,十年来在“奶业振兴”带动下,全国性乳企、区域性乳企以一种惊人的成长速度发展,尤其在液态奶领域,已经能够与国外品牌一较高下。

在对于中国婴幼儿更为关键的奶粉品类上,数据却并不乐观。200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成为中国奶粉的谷底,国产奶粉份额只有28%;到2015年飞鹤等中国奶企刚开始吹响进攻号角时,也不过为31%;三年后,国产奶粉市场份额恢复到了43.7%。

2019年6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三大行动,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

现在看来,任重道远的奶粉国货复兴依然需要旗手。从过去十年的重建信心,严控奶源质量,到未来的以研发实现超越,加速自主配方升级,谁是下一个执旗者?答案就在以飞鹤为代表的中国奶企们身上。

“所有一切仍有待于将来,而且永远如此。”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