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双11背后的魔咒:低欲望社会即将来临!

感谢金石道人来稿

实话说——

今年双十一,我一分钱没花。

但看着不断刷新的巨额数字,看着铺天盖地的“尾款人”,看着一个个现实版的“剁手维纳斯”,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这场双十一,到底是谁在狂欢?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双十一狂欢的背后,藏着一个更大的危局——

人们的欲望,正在被加速透支。

1

全民盛宴?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11月,都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让你充满期待、夜不能寐、精神抖擞、秒变数学小能手。

这个日子,从最初的光棍节变成购物节,再到如今的“双节棍”和购物狂欢季。

时间,也从原来的一天变成了十一天。

如今的11月11日,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商业符号。

十年前,淘宝的张勇也不曾想到,他和马云的一次闲聊,会在整个中国掀起一场巨大的购物狂欢。

那时他们还想出了一个颇为文艺的广告语:

“如果你在那一天还是单身的话,如果你在那一天感到孤单的话,那么来我们商城购物吧,让购物带给你快乐。”

“屌丝”的狂欢已经变成了一场所有人的狂欢。

这个双十一,几乎所有APP都在提醒你“该买东西了”;现在的大数据技术,甚至能完全洞察你的喜好和习惯,在最合适的时间给你推荐一支口红、一件毛衣,甚至一套打折促销的房子。

这些电商平台,不仅把原来的1天变成了11天,更是从10月份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预售和造势。

平台上的众位商家,也在各显神通。一边忙着配合平台造势宣传,一边还得给我们出算术题,预售、定金、尾款、优惠券、叠加折扣、店铺满减、跨店满减——妥妥地让你重回数学的海洋。

入戏更深的,似乎是守在屏幕前的买家。为了获得折扣,他们能熬夜、能自学奥数、能玩无聊的“养猫”游戏,甚至还能鼓起勇气向多年未曾联系的好友发一句“在吗”,只为获得拼单的满减优惠。

甚至有人觉得,“一到双十一,不买点什么就对不起自己的钱包。”

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双十一的销售额节节攀升:

加上今年双十一的开始时间提前到11月1日,2020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的成交额达到了4982亿!

仅天猫一个平台,截至11月11日23时的实时物流订单量就已经突破了22.5亿单,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几乎等同于2010年全年中国快递量的总和。

仅仅数月前,“全国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消息还在热传,但如今,纸醉金迷的全民购物狂欢却让人感到疑惑——

疫情之下,中国人竟然这么年复一年的“有钱”?

2

一场欲望失控的狂欢

自2009年以来,每年的双十一,都有不同的玩法,甚至衍生出了五花八门的专属名词——

秒杀、剁手、盖楼、养猫、尾款人......

而每一个“尾款人”,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都如临大敌,紧张地调试着家里的无线路由器,仔细核算着购物清单的满减优惠,不厌其烦地比较着同一商品的历史价格……

从“定金人”到“尾款人”,再到“吃土人”,双十一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人造节”,固化为一个生活场景。

但不知大家有没有想过,从什么时候开始,双十一已经深度嵌入我们的生活?

准点守候、精密计算、四处砍价、超前消费、欲望奔涌……

这到底是一场饮鸩止渴的物欲狂欢,还是一种聊以自慰的心理游戏,为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一个更直击灵魂的问题是:我们真的需要买这么多东西吗?

有多少人,在双十一过后的第二天就后悔了,看着两年也用不完的纸巾、看着只用了一半的洗发水、看着只穿过两次的外套、看着以为有用但实际没什么用的装饰品……明明知道自己不需要马上买这么多东西,但为什么还是忍不住剁手了?

其实,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和心理学原理。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曾讲了这样一个道理:

最容易驱动市场的往往是“情绪”,而非价值。因为大众是非理性的,制造情绪在大众中相互传染,会使市场迅速走向繁荣。

“双11”就是人为制造的价格恐慌,在这种情绪的刺激下,消费者的非理性需求被大大激发出来,并在一天之内集中释放,这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这种“集中式的消费”,短期来看能刺激经济,长期来看,是对经济的一种伤害。

那么,人们的这种恐慌是如何被利用的呢?

自媒体作者秦小明曾用两道题目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如果你面对这样两个选择:

1.让你有50%的几率赢100万元钱;

2.让你直接拿走10万元钱。

二、接下来,如果你面对和前面相反的两个选项:

1.你有50%的几率赔掉100万元钱;

2.你肯定赔掉10万元钱。

你的选择分别会是什么?

绝大多数人会在第一题选2,却在第二题选1。这背后的心理动因是——

相比于确定的得到,人们更害怕确定的失去。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双十一买了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在“史上最大优惠,仅此一次,错过就得等一年”面前,大多数人是害怕失去的。

再加上,如今很多人购物,买的已经不单纯是一种商品,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上的安慰。

买一个3000块的吹风机,你就进入了上流阶层;买一个上万块的手机,你就拥有了未来科技和身份象征;和偶像用同一款洗面奶,你就离偶像更近一步……

所有的平台都在利用人的弱点疯狂赚钱,我们越空虚,他们越劝我们去消费。

在各种伪装过的诱惑和怂恿面前,在越来越大的花呗额度面前,我们越来越冲动,越来越敢花钱。

剁手——吃土——再剁手——再吃土,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循环,这是一个欲望的无底洞。

再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是从众的,当你身边的人、你的朋友圈、甚至你的家人都在讨论双十一的时候,你很难置身事外。

这样一来,双十一就把你牢牢抓住了。

3

一场不可持续的狂欢

那么,这样的欲望透支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问题,上世纪末的美国曾给出过答案。

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作者描述了消费时代后期人们情绪上的变化。

“到了9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弥漫着一种焦灼情绪。当时人们关心的不是他们已经拥有什么东西,而是他们还需要买更多的东西。尽管人们也担心钱不够花、买不起想要的东西,可是他们仍在不断拔高对‘高品质生活’、‘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心理定位。”

在这样一种巨大的焦虑下,超前消费、借贷消费加速兴起,那时候的美国,“负资产者”急剧增加。

看看我们当下的双十一和各种购物狂欢节,是不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但是,这样一种焦虑的状态并没有在美国继续蔓延下去。到90年代末期,这种焦虑演变成了对未来的悲观。

据亿欧网数据,当时仅有25%的美国人相信未来五年的生活水平将会有所提高;而近乎50%的国民认为,下一代的生活水平不会优于当前。

这种情绪的变化最终传导到了消费层面,美国人的理性消费意识觉醒,名牌意识淡化,价格回归,衣着不再光鲜,汽车也回归为代步工具。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这种情况在2015年后的日本也能看到。据亿欧网,日本的80后、90后被称为“开悟世代”,这一代年轻人在生活上厉行节俭,提倡“无必要绝不轻易消费”。

不买车、不旅游、不买名牌,一切消费品以实用为主……

这样一个社会里,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无法得到刺激、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大多数人不愿意背负房贷,或创业失败的风险。

比如那时候的日本人,没有炒房的欲望、没有炒股的欲望、没有结婚的欲望、没有购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谈恋爱觉得麻烦,上超市觉得多余,一部手机便框定了自己生活的所有。

而如今的中国,当狂热的过度消费之后,是否也将步美国和日本的后尘,走入这样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可能没有想过。

4

尾声

二战后,日本曾经历过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期,GDP增速一度超过10%,只用二十几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年代里,日本国民一度过得非常“浮夸”——

工薪阶层一顿饭常常花到几百、上千美元;

很多中学生就要买香奈儿、LV 之类的大牌;

出门打车就像坐公交,滑雪、潜水、高尔夫之类项目成为大众消遣。

……

但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后,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从“失落的十年”发展到“失落的二十年”,经济不再扩张,消费开始萎缩。

人们变得不爱消费,不敢消费,进入了一个“低欲望社会”。深究其原因,当时日本出现了一个词“下流社会”——

形容日本各个层级都在往下流,开始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层级滑坡。中产阶级正在被挤压,阶层从具有广泛中产阶级的“橄榄形”,开始向贫富分化较大的“沙漏型”转变。

你很难想象,当下的中国,似乎也有这样的苗头。

一边是双十一全网上万亿的成交额,一边却是七万硕士送外卖、清华北大抢占街道办,以及无数人在内卷中苦苦挣扎。

极度的魔幻和折叠!

看着眼前的双十一狂欢,我情不自禁又想起了巴西狂欢节上的那句忠告——

狂欢吧,但记得坐在离出口近一点的地方。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