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一个潮商,就是一片江湖

湃动商业评论NO.031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潮商”,这是对潮商普遍又精准的形容。

潮汕并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个江湖。

这个江湖以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为核心,同时向外辐射。

三面环山,一面朝海的地理特征让潮汕人不得不走出故土,以经商货运等方式在外面的世界寻找生机。从唐朝到清朝,潮汕商人们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成为了中国传统三大商帮之一,并且绵延至今,享誉海内。

不同于其他商帮喜欢按行业扎堆的风格,潮汕商人崇尚“商者无域”。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在各行各业里淘金,诞生了李嘉诚、黄光裕、马化腾这些在完全不同的商业领域里呼风唤雨的商业巨擘。

流水的时代风口,铁打的潮汕商人。商海从不缺乏潮起潮落的故事,在这起起伏伏中,潮汕商人从未缺席。

但即使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则和玩法,在这些出身于潮汕的商人们身上,我们仍然能发现一些规律。



1978年,知青身份的李东生被安排在惠阳一个鱼苗场。白天参与劳动农忙的他,晚上借着昏暗的煤油灯看书,为了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大学生。

那时高考已经被停止了11年,610万的有志青年激动地想要抓住这次机会,报考人数远远超过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即使中央临时决定扩招,最终全国的录取率也仅有6.6%。

李东生如愿考取了第一志愿华南工学院,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与他一起就读无线电技术专业的同班同学,还有来自海南的黄宏生和同样来自广东的陈伟荣。这三人,一位后来成了创维的创始人,另一位创办了康佳,李东生则创办了TCL。


这所大学的名气虽不如同属广东地区的中山大学,但这里不仅培养出了中国的彩电三剑客,还培养出了在2015年大战万科的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



中国企业界有一个“92派”的说法,指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姚振华就在这一列内。

这一年,从华南理工毕业的姚振华备受鼓舞,和众多“冒险家”一起来到充满机会的深圳。不大的深圳一下子涌入了几十万的大军,粮食蔬菜的缺口可想而知。学食品工程的姚振华瞄准了这一商机,和弟弟姚建辉一起创立了深圳市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也因此,他被调侃为是“菜贩子起家”。

姚振华当然不是简单的菜贩子,他自建农产品基地,运用专业化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小小的卖菜行当中,建立起产业化的链条。不过,这一段创业过程对姚振华来说,只是一块小小的垫脚石。




1998年的房改(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宅货币化)让房地产这个行业开始了风风雨雨的市场化。

房地产这块大蛋糕,成为众多企业家掘金的风口。有生意头脑的潮汕商人自然也嗅到黄金的味道,蜂拥而入。

在地产大佬云集的深圳,潮商就占了不少席位,黄楚龙的星河地产、纪海鹏的龙光地产、朱孟依的合生创展等,都是广东房地产的明星企业。

姚振华也通过“菜篮子计划工程用地”的名义低价获得土地,进入到房地产开发行列。卖菜不能够满足姚振华的野心,他把自己的鸿鹄之志寄托在了房地产上。2000年,姚振华已经关闭了蔬菜生意,曾经的新保康蔬菜实业有限公司,抹去了蔬菜两个字,变为新保康,这就是宝能集团的前身。

宝能先后在寸土寸金的福田区和南山区开发了中港城、太古城,因为当初拿地成本低,又是黄金地段,姚振华凭此获得的利润数以亿计。

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姚振华用“一进、一分、一拆”三步走的资本运作大法,默默地在国内横冲直撞。我们以最早的深业物流来看看姚的具体操作:他先是在2002年买入深圳物流的25%的股份,后续不断增加至47%。接下来在2006年,深圳物流表示因股东之间对于未来公司运营无法保持统一意见,故而将集团进行拆分。姚振华手下的宝能在资产分配中,便将深圳物流的大量土地和物业收入囊中。

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资本操作,为后来惊心动魄的“万宝之争”埋下伏笔。


接下来几年,随着管制的放松,保险行业的发展势头如日中天,行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5万亿元迅速增长至2015年的12万亿元。

在2012年,敏锐的姚振华拿到了保险牌照,成立前海人寿进入保险行业,于是,这家公司就成了姚振华的钱袋子。前海人寿的注册资本为10亿,当年年底总资产只有17亿,但是到2015年年底总资产就超过了1559亿。

潮商就像海里的鲨鱼,不动则已,一出动就能搅起巨浪。2015年的中国市场变幻莫测,他们同样在这风起云涌的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年,巨大的股市泡沫破裂后,市场一片哀鸿遍野。这时候,手握巨额资金的保险成为一股隐秘的资本力量杀了进来,其中就有姚振华。随之发生的,就是至今都还被人津津乐道的“万宝之争”。


这是中国A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当时万科受股市崩盘影响,股价大跌,姚振华数次举牌进入,使得宝能系一度控股达到25%,眼看就要吞下这个房地产的龙头。另一边万科的创始人王石誓死力争,多方求援,多次公开表示“不欢迎”“宝能不配”。

双方持续斗争将近两年,闹得监管层出手干预,最终以深圳地铁入局成为第一大股东,宝能退居第二,王石从董事会退出收尾。其中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这里就不赘述了。

也是这次与万科王石的近身肉搏,才让一直闷声发大财的姚振华这条资本大鳄浮出水面,也让姚背后的潮商资本再次引发大众的好奇。



在“万宝之争”中,姚振华并不是一个人在作战,在其背后撑腰的是整个潮汕商帮。在竞争的关键时刻,广东省汕头市委书记陈良贤和30多个各地潮汕商会会长到宝能集团“参观”,有不少会长对姚表达了“需要支持就尽管开口”。

潮商的团结是出了名的,但不喜显山露水的他们,在金融领域的雄厚资本却是不易为人所知的

不只是姚振华,那些盘踞深圳的潮商资本在这几年也都不再局限于房地产,而是转向以保险业为主的金融领域。除了姚的前海人寿,还有星河地产黄楚龙的阳光保险、合生创展朱孟依的珠江人寿、以及同样狙击过头部地产股的生命人寿等等。

他们以保险为突破口,继而染指、控制了数十家的金融机构,横跨基金、银行、证券等多个金融领域,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


和姚振华相比,陈凯旋的创业之路要艰苦得多。他曾在广州做过装卸工、泥水工、扛过石头、挖过排水系统,后来受潮汕人爱经商性格的影响,做起了贸易,贩卖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直到94年,已经36岁的他,和哥哥陈凯臣在广州创建了立白。“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就是当时两兄弟的生活写照。他们在广州发展大厦租了三间办公室,白天用作办公,晚上用来打地铺睡觉。


当时市场上,宝洁、联合利华、高露洁、浪奇等劲敌环测,初出茅庐的立白没人肯卖,陈凯旋只得一包一包地去推销,递出去的名片都不知道被撕了多少次。

他干脆另辟蹊径,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发动自己的乡亲做第一批专销商。在几十个乡亲的努力下,几个月后,许多商店、供销社的货架上都出现了立白的洗衣粉,这才慢慢打开了销路。而今的立白,已经是年营收超两百亿的中国家化巨头。



从陈凯旋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潮汕人发家的轨迹:白手起家,从小小的贸易做起,而后成为一方霸主。

比如收购了日本立邦漆的涂料大王——吴清亮,13岁开始外出打工,帮亲戚卖过渔网,在一家小作坊里当过油漆工。靠积攒的积蓄创业卖油漆,后来成为亚洲最大的油漆制造商。曾经是立邦的经销商,如今却成了立邦的董事会主席,跻身新加坡富豪榜前三甲。

这样的逆袭人生,在潮汕商人中并不少见。曾登上泰国首富的苏明旭也是从酒厂的送货员开始,转而成为酒厂的经销商,再自立门户,最终发展成一代“酒王”。

还有打工妹出身的王来春,从富士康的流水线工人做起,后来自己单干创办的立讯精密,已经发展成“小富士康”。

如今,在深圳的华强北,也有大量的潮汕人混迹于此,或许会有一位巨头在这里诞生,也未可知。



除了深圳及全国各地,地处东南一隅的潮汕,将自己的生意场扩展到了全世界。在全球6000多万的华侨中,有1500多万人来自潮汕,占了四分之一。

2019年,彭博社公布了全球最富有的25个家族榜单,在这份被欧美财团霸榜的名单中,上榜的华人有两家——香港的李兆基家族和泰国的谢国民家族。


谢国民家族同样来自于潮汕,农业起家的他们垄断了泰国“从农田到餐桌”,产品远销海内外,是全球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化“巨舰”的缔造者。说起谢国民你可能不太了解,说到正大集团你肯定听过,就是《正大综艺》的那个正大。

正大集团是深圳的0001号外资企业,在深圳还只是一个1.2万人的小渔村时,谢国民就在这投入了1500万美元,在当时有着相当重的分量。目前,正大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已经超过400家。2012年,正大集团还以724亿巨资买下汇丰集团手中所有的中国平安股份,以15.6%的股权占比成为中国平安背后的第一大股东。

也因此,谢国民对于推动中泰两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备受泰国皇室的尊敬,是泰国王后给之行跪礼的存在。在谢国民之前,上一个在泰国有如此高地位的富豪陈弼臣也是潮商。他是享誉世界的银行家,一手创办了泰国最大的国际化商业银行——盘古银行。

后来,陈弼臣将这家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银行捐给了泰国政府,以至于在他去世时,泰国为他举行了国葬,数万民众上街为他送行。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无数的企业在产业升级的浪潮中,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自古依海而生的潮商,总是顺应着海水涌动的方向,勇猛地扎进汹涌的海潮中,然后在每一片海域都能扬起惊岸的浪花。

他们虽低调潜行,却又留下轰轰烈烈。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