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看好航空行业?

上周我连续花了3篇文章给大家详细分析了最近各路资金调仓的交易逻辑。再简单概括一下:

从宏观角度看是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了市场对高估值行业的担忧。从中观角度看是2022年经济增长有较大压力,提高了市场对“稳增长”行业(基建地产产业链)景气度上升的预期。从微观角度看是去年明星基金业绩普遍较差,今年公募基金发行遇冷,增量资金不足导致接盘资金不多,出现风格调仓市场就地动山摇。

昨晚有朋友问我,美联储加息的话,2022年会走价值风格么?

我觉得单纯看市场风格意义不大的,风格的背后本质还是业绩增速。去年大家以为是小盘股风格,但其实本质是小盘股里面很多周期股,2021年资源品价格大涨,导致周期行业业绩增速非常快。另外就是部分小市值公司2020年业绩受损导致低基数,2021年业绩修复业绩同比大增。

老股民印象中的价值风格牛市应该是2017年,至今被纳入价值股名单里面的有格力电器、万科、三一重工等优秀大白马公司。但如果我们去翻看这些优秀大白马公司2017年的业绩增长数据,都会发现他们不是简单的低估值,当年业绩增速其实是非常快的,其实应该归入到成长股范畴了。

数据来源:雪球

数据来源:雪球

数据来源:雪球

除了格力、万科、三一之外,平安、保利、美的等价值股在2017年的业绩增速都是非常不错的,由于篇幅关系我就不一一贴图了,大家可以私底下去翻数据看。

价值股一般而言是一些已经进入成熟期或者衰退期的产业,但不代表他们不会有业绩成长,可能会因为供给侧改革,行业份额集中度提高等原因,获得成长。但因为它们的想象空间已经不大了,所以市场赋予了较低的估值,被定义为价值股。

成长股一般是一些还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产业,因为它们的行业渗透率还偏低,未来的想象空间比较大,所以市场赋予了较高的估值,但不代表它们永远都会高成长,当行业发展进入停滞期一样会阶段性业绩炸雷。

所以我觉得单纯看市场风格意义不大的,风格的背后本质还是业绩增速。

2022年美联储加息对我们的真正影响是什么呢?应该是算估值时候要更严谨谨慎了。全球流动性充沛的时候,钱不值钱,物以稀为贵,所以股票相对货币更值钱,可以给更高的估值。当全球流动性收缩的时候,钱变值钱了,物以稀为贵,所以股票相对货币没那么值钱了。

原本给60倍PE的股票,现在只能给45倍PE。原本给40倍PE的股票,现在只能给25倍PE了。加息会导致估值中枢下移,但投资长期还是赚公司成长的钱,所以增速才是关键。

如果再往复杂一些说,就会涉及估值模型切换的问题,但展开说就很复杂了,我后面会在私房课给大家补充分析。

所以有一些朋友担心最近上涨的基建、地产行业链,估值修复完就没有长期行情了,万一“稳增长”政策出台不及预期,还可能被倒打一锤。有没有当前低估值、未来可能高增长、还不需要博弈“稳增长”政策的行业?

有,去年我就跟大家分享过今年三大反转行业《明年三大反转行业》,其中航空行业就可以一次性满足你们三个愿望,当前低估值、未来可能高增长、不需要博弈“稳增长”政策。

到明年春节,疫情影响就进入第三个年头了。最近两年我始终密切关注着航空旅游行业,我给你们看一张数据图。下面蓝色线是国内单日新冠确诊病例数,橙色线则是某大航公司的股价。

可以看到,以前疫情出现爆发,市场都是比较恐慌的,率先就把航空旅游业往死里摁,往死里砸。但是从去年11月之后,国内疫情的零星爆发对航空旅游业的股价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

虽然业绩基本面暂时没有显著改善,最近西安、河南、深圳、天津等地爆发疫情导致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创出阶段性新高,各地方也提倡今年继续就地过年,注定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的出行人数可能低于预期,但不影响航空股股价走强。

数据来源:WIND

PS:之所以剔除2020年疫情刚爆发到2020年5月疫情可控的那个时间段,是因为当时国内新增人数数目基数较大,加进来会影响后面的图形走势。

航空行业低估值应该不用我多解释了,看航空行业过去三年那走势大家都清楚。关键是未来高成长的可能在哪里?

1、供给收缩

由于这两年疫情影响,航空公司的收入大幅减少甚至出现了亏损,有钱支撑公司活下去就不错了,根本无力再引进新的飞机。而造飞机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航空公司没有给客机公司订单,客机公司也会减少飞机制造。未来几年我们都可能会看到飞机供应量减少的问题。

2、票价上涨

2021年底各航空公司已经陆续开启新一轮调价。目前因为还受疫情影响,所以航空公司给的折扣率会比较大。但只要疫情一旦可控,出行人数超预期,供给收缩之后运输产能不足,折扣率就会减少,票价就会上涨,航空公司的收入就会大幅增加。

可能有朋友会说,航空行业依然要博弈,只不过不是博弈“稳增长”政策,而是博弈疫情。但我认为,凭借全人类的智慧,控制疫情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来到第三年,已经可以看到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已经大幅下降,跟流感差不多了。现在因为疫情尚未完全可控,所以航空行业才还是低估值,否则就像新能源车那样高估值了。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