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都说做空平常如吃饭喝水,为什么我们还要提反做空?

自从做空概念引入中国舆论场的时候起,做空机构或做空者就以资本市场白衣天使的身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每当谈起做空事件的时候,许多人总会自动地提到做空机构对资本市场的“出清”作用——做空机构能清除掉资本市场里不良的上市公司。

但实际上,做空机构在中国,深入企业的程度,恐怕是难以计量。同样,做空机构对企业的作用,可能远远不是“出清”那么简单。如果不良上市公司能够通过做空机构“外科手术”式的工作能够退市,那相信美股或港股这样的市场里上市公司值得信赖。

但事实未必会这样。

做空操作从世界第一家上市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上市就已经出现,当时东印度公司的一名股东,因不满足于公司长期不分红,因而四处散布对公司不利的谣言,希望引起公司股价的崩塌。他坚持了很多年,后来有一天似乎实现了目标。而从19世纪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开始,做空机构的行动或多或少成为经济危机的诱因。

进入20世纪以来,无论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当中,还是在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当中,做空者因为做空当时的标志性公司而名噪一时,世界进入经济危机阶段后,他们都成了投资大师受世人膜拜。

2010年开始的中概股被做空浪潮,让中国人逐渐认识了做空机制和做空机构,对做空机构揭露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行为赞誉有加,将做空机构视为资本市场的“白衣天使”。迄今为止,中概股已经有二三百家公司曾经被做空过,做空正在以越来越密集和正常的状态,被许多中国人所知晓。

那么,被做空的公司就一定是坏公司吗?做空者发布的消息都是真实的吗?未必!

实际上,资本市场中从事看空操作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大师,错押筹码的也大有人在,但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也会故意发布一些错误信息,引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选择,让目标公司的股价下跌,以便让自己能够浑水摸鱼,获得超额的利益。我们对2018年以来的做空事件的整理和统计,证实了这一点。

做空是一种针对上市公司的综合行动,其综合了竞争情报、财务法律、企业经营和金融资本等多种手段,通过引爆舆论并在一二级市场盈利。由于做空机构的指控,许多朋友有一个错觉,被做空的对象往往都有问题,因此在做空事件发生时,许多群众都成了围观者,甚至成为被做空公司的同盟军。

做空机构的报告都准确吗?未必!实际上,从反做空研究中心注意到的报告而言,有些报告似是而非,有的报告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轰动效应,实际上未必真实。更有甚者,其调查报告甚至和公司公告前后一两天出,数据居然高度相似,就不知道是某些公司自导自演还是做空机构实力太强。

一位熟悉做空机构的上海律师表示,做空机构往往会选择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做空公司,引发监管行动和银行倒逼之后就会达到目的,当事公司在遇到做空指控之后,要么只有同意做空机构的无理要求,要么准备最少两年的时间跟做空者打官司,很多时候即便官司赢了,做空机构早已逃之夭夭。

做空者要达到什么目的?这要看做空者是什么身份,身份不同目标也不一样。譬如美国社保基金,可能只是希望通过做空操作挣一点钱,补充美国人的养老保险,这时候做空操作只能算是一种投资工具,或者多种投资组合中的一种。这样的做空者,可能是诸多做空者中最为正常的一种。

但做空者的身份可能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种。

如果做空者是跨界并购者,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并购,这只是打压一下股价就会收手。如果做空者是竞争对手,那么做空就有可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如果做空者是公司的大股东,那就是为了清洗散户,增强公司控制权,在割韭菜的同时吸引更多韭菜。

所以就出现了正常做空和恶意做空的差别。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来说,遇到了做空事件,首先要考虑的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随后再做出行动,如果贸然出手抛售,可能正符合做空者设下的圈套。从这个意义上看,正确认识和识别做空机构和做空意图,也是资本市场的一大进步。

对中国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来说,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放开,应对做空机构将成为一门必修课。对于那些即将要上市的公司来说,学习一下怎样识别和应对做空机构的攻击行动,是未来公司走得更稳健也更远的根本。

如何应对做空机构的相关操作,就需要专业的机构运用情报分析、溯源调查、舆情对冲、财务管理、法律诉讼、战略调整和金融保障等多种手段,帮助上市公司有效应对。而能够综合运用这些工具的机构,目前屈指可数,而反做空研究中心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相信一点就透的您,关注了我们,每天都能增长知识,每天也在增加技能。

如果感觉不过瘾,随时恭候您的到来。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71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