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公园VS商场,谁能满足中老年人群的休闲活动需求?

作者:Hilda   编辑:Mico

开篇:

如果你询问身边的年轻人,是否知道家里退休长辈的日常生活安排,他们多半会说出看电视、玩手机、跳广场舞、打麻将等几个关键词。

他们真的每天都会重复这几件事吗?如果不是,那么他们每天是怎么安排的呢?活动、时间分布是否具有一定规律?哪些活动占时最长呢?

在上海、杭州等一线、二线城市的公园、社区、商场等地点进行访谈和实地走访时,NewAgingPro团队发现大多数银发族的日常生活具有典型的规律性:

  • 他们时间安排井然有序,早起晨练、午间休息、傍晚活动等固定事项,各占时约1小时;此外的空白时间可用于进行休闲活动,占时在6小时以上。

  • 他们的活动空间具有高稳定性,以家庭为中心辐射周边片区,在极少数家庭/朋友聚会、特殊购物需求的情况下,该空间短时间内会急速扩展。

本文基于NewAgingPro对银发族日常行为活动的观察,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休闲活动场景进行对比分析,意向发掘银发族休闲活动的特征及空间需求。

银发族休闲活动类型及特点

退休后社会角色的转变,闲暇时光陡然增多,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去丰富自己的休闲生活,我们将活动类型划分为以下四种:

  • 益智类:包括棋牌、阅读等; 

  • 兴趣类:包括跳舞、唱歌、乐器、书画、影视等;

  • 运动类:包括球类、散步、其他专项健身等;

  • 交流类:包括朋友相聚、社团组织、家人聊天等;

银发族对于休闲活动类型的偏好因人而异,但是多具有以下特点:

  • 相似性吸引:因社会背景、文化层次、兴趣爱好、年龄层次等因素相似,他们自发吸引、集聚,逐渐形成固定的活动团体;

  • 排他性:一旦团队形成,他们希望有独立、不被打扰的私密空间,尤其抗拒完全陌生人的突然闯入;

  • 相对稳定性:他们通常不愿改变自己已经熟悉的活动空间、内容和方式,但是因季节、时间、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除外。两大日常休闲空间

公园/商场的多维度比较

公园、商场是银发族除开家庭之外的两大高频休闲场地。

相对于小区内公共广场、楼道口等场地,公园有着更丰富的空间维度和更大的活动空间,有利于银发族开展休闲活动(尤其是打牌、跳舞等集体性活动),找到适合需求的场地。

而商场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它可提供吃、玩有逛、服务等功能,而且不受气候变化影响,银发族可自由安排休闲需求,如周一到周五尽情享受属于个人时光,周末与家人在此欢聚尽享天伦之乐。

对于银发族来说,两大空间各有吸引力,它们之间有哪些未曾察觉的区别呢?我们可从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比较维度一:辐射范围差异

A.公园

银发族常去的公园一般都在社区周边2公里范围内,步行半小时之内可达。

如在该范围内没有适合集聚的公园场地,他们偏向选择在社区内或周边寻找替代场地,或转向周边的商场解决日常休闲需求。

B.商场

依据商场距离的变化,银发族在休闲活动层面呈现出收敛性的规律:

  • 第一层:集中购物带(离家1km以内)。该范围是银发族的主要活动圈,也是他们的购物、休闲的首选场地。他们清楚商场的布局分区,熟知商场的优惠折扣、获客活动。

  • 第二层:分散购物带(离家1-3km)。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的总活动时间、频率明显下降,多是阶段性购物、团体或个人聚会时到访。

  • 第三层:购物边缘带(离家3km以上)。该范围活动总时间急剧下降,具有明显目的性的短时间休闲活动场地选择,如朋友聚会、家庭日等。

附加题:银发族有自己的选择偏好,在公园和商场二选一的情况下,大多数银发族会更喜欢清新、自然的开阔空间。受气候、陪同人的影响,他们会寻求安全、稳定的室内休闲空间。

比较维度二:群体类型

A.公园

公园内的休闲活动群体不以消费为目的,加之群体活动的氛围烘托,会影响和吸引更多社区内的相关活动群体参与,实现群体活动的场地聚集效应。

因此,在这个开放的活动空间内,经过不断的分裂和组织,产生了多种类型的休闲社交圈层,它们可以概括为以下类型:

  • 亲子型:照顾孙辈的银发族聚集圈,主要围绕儿童休闲活动范围、方式展开;

  • 聊天型:他们通常与附近熟人成团,在一个安静的角落开启无限畅聊模式;

  • 散步型:他们信奉“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熟手熟脚的融入步道 “行走团”;

  • 运动型:他们追求更加专业的运动方式,例如长期活跃的舞蹈团、与世无争的太极团、斗志昂扬的乒乓球团等是他们的归属;

  • 兴趣型: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各自精彩或组团,他们有的是坐在长凳上吹着萨克斯的演奏家,有的是坐在小板凳上想着下一步该走兵还是走車的象棋手。

对于银发族来说,公园更像是一所自发的、免费的,没有课程表的户外“老年大学”,承担着他们休闲娱乐、锻炼的需求。

如果社区周边的公园活动空间不足,就会出现比较极端化的场地划分状况。NewAgingPro团队曾在长宁区的新泾公园观察到这种案例。因为附近的银发族缺少适宜的公共休闲空间,新泾公园就成为他们共同的休闲活动场地,公园内活动人员爆满。银发族自发组织,依据活动类型、方式需求,划分活动空间,各自成团,互不干扰,空间场地被利用到极致。

B.商场

相对公园而言,商场的休闲活动类型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 购物型:纯购物需求驱动,买完即走;

  • 家庭型:主要目的是陪子女、带孙辈;

  • 休闲型:放松身心,例如参加社交聚会或享受个人休憩时光,购物可能是附带;

  • 生活方式型:以商场周边居民为主。受消费习惯或休闲习惯驱使,商场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空间点,日常光顾打发时间,主要分为个人休憩型和社团交友型。

NewAgingPro曾在某大型家具商场内观察到一个银发族休闲活动群体,群体成员约10人。他们自带干粮和水杯,在商场寻找适合的休闲场地,主要活动内容是聊天分享信息、交流生活日常,而比较特殊的是,他们是在商场内结识、发展形成的社交团体。

团队的关键人物Z阿姨向我们介绍说,团体的成员都住在商场附近的社区内,平常选择到商场里找个地方打发时间,遇到的次数多了就互相认识了,而且又聊得来,慢慢的就形成了商场聊谈群,成员越来越稳定,最后发展成了好朋友。

附加题:公园群体类型一般以活动内容为导向来细分,根据兴趣爱好逐渐形成不同的社交群体;商场群体类型以需求为驱动,除了生活方式型群体以及外部活动驱使,其他几种类型都有自己的既定陪伴者,商场内自发聚集成团的情况是个例。

比较维度三:活动空间差异

A.公园

虽然公园区域内活动群体类型多样,他们却可以彼此友善共存,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他们会有意识选择适合的活动空间和区域,自发探索,框定区域,先到先得,所以能够和平共处。

在场地选择上,他们的选择指标基本相似:宽敞开阔、绿化率高、硬质场地(石板、水泥地)、能容纳10人以上的块状空间,步道宽广、有休息座椅、逸蔽的树荫、地面高差较少都是他们选择时衡量的因素。

经过筛选,不同的银发族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小范围活动区域:

  • 带孩子的银发族更偏好在儿童游乐设施区域活动。

  • 聊天型银发族会选择有可供休息的座椅且不容易被打扰的安静场所。

  • 运动型银发族则会选择更加开阔或具备运动器械的区域。

  • 散步型银发族则会选择有一定树荫且较为宽阔平坦的道路。

整个公园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运转。

B.商场

而商场的活动场所已被建筑本体规划框定,银发族只能在规划布局范围内,按照自身需要寻找合适的场地类型。并且他们的活动区域会时不时受到其他流动客源影响。而一旦严重影响到商场的重点客群,商场会采取一定的限制性措施,也因此造成了活动空间的不稳定。

例如某品牌家居商场的餐厅,被中老年相亲群体用来作为活动场地,定期在此组织相亲活动,被其它消费者反馈影响到商场的正常运营(环境吵、档次low、挤压有需要消费者的活动空间),于是商场随后采取了 “先购餐,后入座”的方法进行场地管控。

附加题: 蹭空间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银发族的休闲空间需求未得到满足,他们缺少稳定、安全、舒适的场所,来打发大量的空白时间,未找到合适场所的他们会“被动地”去占据其他公共空间。

结论:

NewAgingPro在访谈中发现,银发族并不是一味地选择去“蹭”免费或者廉价的休闲空间,他们只是需要能够参与社交活动或者延展个人兴趣爱好的合适场地。他们会对常去的商场产生补偿心理,如果对产品感到满意,一旦他们产生消费需求,就会优先选择到该商场消费,也会向身边的朋友推荐商场的物品。

其次,他们对老年专属休闲场景很感兴趣,大多数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来享受舒适安全稳定的公共空间。因此,如何引导银发族的休闲活动消费,将多类型休闲功能与商业功能相结合。在不影响主体发展路线的同时,开发或补充银发人群交友、学习、娱乐、购物一体化的综合业态,是老年商业未来需要突破的方向。

- END -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