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美团、B站制霸“上海滩”,大佬们的“圈地运动”

手里的钱多了,买房的心就按捺不住了。


01

互联网企业疯狂买地

这年头,互联网企业发了大财,什么都开始搞。

金融、造车、通信、物流、网约车、社区团购,只要是能发财,没有他们不能干的。

除开一些新概念,互联网这类轻资产的企业,一直有一颗“重资产”的心。

去年11月,美团以65.4亿元拿下上海市中环内杨浦区定海社区地块,用途为商办综合用地,该地块西侧为杨浦大桥,南侧近黄浦江,处于名副其实的杨浦滨江区域。

美团买的地皮附近,正在推进该地,乃至上海最大规模的工业遗存转化和最大体量的旧区改造。

未来的定位是要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地,为更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尤其是科技企业。

美团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要拿就拿最有潜力的地。

而在美团之后不久,1月22日,B站以81.18亿的高价竞得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的一块地。

拿下的地皮是稀缺的沿江地块,交通和风景都很好,据说B站将在这里建起新的总部大楼。

B站此次拿地的面积比美团更大,也更靠江边。几乎是0溢价竞得,性价比极高。

在人们不经意间,互联网大厂居然成了上海的新“地王”。

相比美团和B站,字节跳动下手更快。

去年,字节跳动花了10.82亿落地深圳,拍下深圳”网红街道“粤海街道的一宗商业用地,和腾讯滨海大厦、深圳阿里中心做起了邻居。

除了这三家新秀,老牌的互联网大佬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网易都沉迷买地。

今年6月18日,上海第一次集中供地,卓越集团与京东联合,以99亿拿了上海普陀西站的超级地块。

这宗地块计容建筑面积约32.3万平方米,地下空间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住办用地。该地块极大可能是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将被打造成智能创新经济的产业链聚集区。

互联网大佬进军房地产行业,无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等都有涉足。其中真正的“大地主”,毫无疑问是腾讯。

仅在深圳这一座城市,腾讯就先后完成三次大搬迁——从华强北到飞亚达大厦,再到自建的腾讯大厦和作为全球总部的滨海大厦。

另外,腾讯还在2019年11月斥资85亿元,拿下深圳大铲湾地块。

据58同城统计,目前腾讯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十几个城市都持有物业。

其中,腾讯全球新总部滨海大厦占地面积达到18650平方米,建筑面积高达35万平米,估值超过200亿人民币。

中国的房地产政策一年比一年严,调控一年比一年频繁,但互联网企业还在前仆后继地买地当“地主”。


02

争相做地主?

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研究数据显示, 民营企业500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而500强中又有一半以上都涉足房地产行业。

看来互联网企业只是其中比较显眼的罢了,大部分企业都在抢着做地主。

前有互联网大佬小米集团和华润置地联合以26.57亿元,高调拿下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块住宅用地。

后有华为喜提东莞市松山湖三大巨无霸地块;加之先前购入的地块,华为已在东莞松山湖区域连续拿下了10多宗地块,总占地面积近百万方。

除开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科技企业,也有不少企业跨界在房产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例如美的、海尔、雅戈尔等,都是较早跨界进入到房产领域的。

为什么大佬们都如此热衷于“买地买房”?

首当其冲原因必然是因为地产一直属于优质资产的一种,但单位价值高,没有足够的资金流很难玩得起。互联网企业经历早年疯狂扩张,积累了大量财富,且其本身的属性便是“轻资产、重现金”的运营模式,手里大把钱没去处。

除了投入再生产、拿出去放贷,最好的选择便是买房买地,毕竟这个途径最稳。

拿近期大肆购地的美团来说,其市值近2万亿,约等于2个小米、3个网易、7个携程。

买地那60多亿的价格简直不值一提。

美团成立10年来第一次购置如此大规模的不动产,背后便是现在手头的钱多了,底气足了;以前靠着巨额补贴打价格战,现金有点吃紧。如今取得市场垄断地位后,河清海晏,对于重资产投资自然变得胆大。

其次,国家现在大搞反垄断,第一个挨棒槌的便是以阿里、美团、腾讯等为首的互联网平台公司,从前段时间的反垄断措施,大家也能看出些门道。

平台经济的风险因子迅猛拉升,它们必然要想办法对冲风险,继续搞互联网垄断显然是用头去撞南墙,无异于找死。最好的选择还是房、地这些稳妥的优质资产。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最近互联网企业都开始纷纷买地买房。

另外,互联网企业多是无形资产,固定资产较少,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中的”硬通货“,不仅具有投资价值,还深受银行贷款的青睐。

所以,手里有房、有地,还有足够的流水,获得银行的优质贷款也会变得更容易。

风险小,收益大,还稳妥,房地产就成了大佬们眼里的香饽饽。


03

土地是最大的资源

旧时代,良田是硬通货。《白鹿原》鹿子霖祖上在城里当橱子赚下钱了,回到白鹿原干的第一件事——购置良田,盖房修楼。

再比如《汉武大帝》里很多王公侯爵,分封后立马去京城里置豪宅,良田百倾。

古代有钱人,王侯将相在手里钱多了后,非常喜欢买田置宅,尤其喜欢在京城置豪宅,告老还乡便在老家盖点宽敞大房,多买良田。

哪怕到了新时代,本质未曾更改。其实这一点,国外的富豪也不例外。

前世界首富盖茨退隐后,一直在美国各地悄悄购买农田,购买了268984英亩农田,相当于一个香港面积,成为美国第一大私人农田所有者。

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全天下的有钱人都会买农田或者类似农田的资产做配资。配资以后,他们既有各种各样通过资产捞钱的方式,也能够通过土地实现财富保值。

近半年以来,尽管在史上最严监管的作用下,房地产行业开始遇冷,但人们投资地产的热情仍然存在。

甚至诸多大型企业的旗下都会有一些实业资产,包括土地,园区或者办公楼等。

城市的土地资源是一定的,虽然在中国迅速的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摊大饼”式地不断向周边扩展。

哪怕是一些二线城市也即将拥有五环、六环甚至七环。

不过一座城市的土地资源终究有限。在土地资源不断消耗,越用越少的情况下,开发商拿地的价格也会越来越高。从集中供地以来,一次次刷新历史新高的土拍就能知道,土地资源有限是房地产保证其坚挺性的最强力支撑。

很多人总说房地产要到头了,刚需没了。的确,对于部分人口净流出,也没有核心产业支撑的城市,房地产这两年可能是最后的“高光时刻”。而对那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的城市来说刚需永远存在。

说得更明白一点,这些城市的土地会永远值钱。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的需要,不仅仅是人居住的需要;办个工厂要地、种粮食要地,哪怕是一些轻资产公司也得有个办公场所吧,哪怕全都线上办公,也得要个地方放电脑吧,哪怕推个三轮车街头叫卖都得要块地来立足吧。

土地是永远的刚需,古今中外,莫概能外。

为什么大佬们选择在经济下行时大肆购地?为什么有钱人手里钱多了就开始买地?会赚钱的人,总是比普通人看得远,想得远。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