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终于,广东超过了韩国

三四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广东这么能冲。

首个GDP超12万亿省份

自从十几年前GDP这个概念在千家万户普及后,各地之间的GDP比较从来没间断过。

争得赢的,自然要拿GDP出来炫耀一番;争不赢的,就开始拿“宜居宜业”来做文章。

单论GDP总量这件事,江苏和广东两个省一直较着劲。

然而,在江苏的不断追赶中,广东2021年依然稳坐中国GDP第一省份的宝座。

近日,广东统计局发布2021年GDP数据,广东去年的GDP达到了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略低于全国平均8.1%的增速。

即便如此,广东的GDP依然是全国排名第一的省份,是首个经济总量破12万亿的省份,也是广东连续33年称霸全国。

经济强省的地位依然稳固。

甚至说广东已然富可敌国,也能说得过去。

放在“国际市场”上跟其他国家比一比,广东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却可以秒杀一片。

按照当前的利率计算,广东2021年的GDP可以折算到1.96万亿美元,距离2万亿美元大关只有一步之遥。

按照这个规模计算,跟广东省GDP比较接近的几个国家分别是意大利、加拿大和韩国。它们的全球排名分别是第8、9、10名。

先来看排名第十的韩国,2020年韩国的GDP为1924.8万亿韩元,约合1.63万亿美元。以0.02万亿美元的微弱优势勉强超过了广东。2021年,韩国的GDP预计增长4%左右,韩国GDP将超越2000万亿韩元,达到2001万亿韩元左右,约合1.68万亿美元。

很明显,广东的GDP已经将韩国的GDP甩在了身后,正式进入全球gdp前十,下一个目标为加拿大。

根据以上数据,保守预测广东各个关键经济节点:

2022年,广东进入2万亿美元俱乐部。

2024年,广东本地生产总值超过15万亿元。

2025年或2026年,广东人均本地生产总值总值超过2万美元。

广东为什么这么“劲”?

广东有广州和深圳两个大都市圈。

而韩国只有首尔一个,人口也差不多是韩国的两倍,超过韩国自然只是时间问题,早晚的事。

可能以后还得奔着日本去。其实如果算上港澳,广东的GDP已经很接近英法。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广东的经济发展有如此强的发展势头?

这还得从改革开放那会儿说起。

1979年4月,有领导提出建议:

“广东邻近港澳,可以发挥这一优势,在对外开放上做点文章。”

虽然有反对意见,但这个构想得到许多其他中央领导人的支持。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并追溯陕甘宁的传统,提出“特区”的概念。

但是谈到配套资金,邓小平说: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后来的事实也是如此,只要给广东一条政策,它就能杀出一片“血路”。

有人说,广东经济的腾飞是靠外省人,是外省人建设了广东;也有人说,广东经济的腾飞是因为广东享有优惠的政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

似是而非,偏见与傲慢从不缺席,却完全无视广东人才是创造经济奇迹的生力军。

广东的岭南文化迥异于内陆的农耕文化,以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商业文化著称,广东广府地区是岭南商业贸易最活跃的地区,这是广府文化的内涵。

别的东西都可能有替代方案,唯有文化,独一无二。

早在两汉时代,靠着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已经走上发家致富之路了。当时的广州就是一个内地与海外货物交易的集散地。

清朝时广东的GDP在全国排第三位,广州十三行富可敌国。

民国时期在陈济棠治下,广东工商业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首富地区,整个广东进入民国年间的“黄金时代”!

广东当时还是民国税赋重地,税赋高达9000万元,经过阎锡山整顿的山西才1300万元,东三省2700万元,安徽才700万元。

千年码头的商业基因,碰上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犹如干柴遇上烈火,一发不可收拾。

开放、包容、创新、冒险等特质,这种文化更易接受新事物,格局更大,更易获得成功。

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侨胞又不遗余力地参与广东经济建设,投资办厂,带来资金、设备、技术;带头捐建学校、医院、体育馆等各项基础设施,捐款捐物,让广州的经济腾飞有了基本的物质支撑。

所以几十年过来,广东傲视全国的经济成就便不难理解了——天时、地利、人和。

广东的潜力

着眼未来,广东能不能走更远,关键看两个关键的短板——区域差异、高等教育。

广东总体虽然富得流油,但一出珠三角就是另外一副景象。

一方面,广东坐拥广深两座一线城市和佛山、东莞两个GDP万亿级的制造业大市。

另一方面,广东有10个城市人均GDP低于5万元,全部来自粤东西北地区,有3个城市人均GDP低于4万元,最低的梅州为31188元,仅为深圳的19.8%!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来看,也十分明显。

由于经济要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原来的经济强县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包括顺德、南海、三水、增城等强县已经先后改区。目前,广东57个县域中,仅1县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入选全国百强县的也仅有一个,为惠州的博罗县。

2020年广东有11个县域的人均GDP低于3万元,主要位于山区的梅州、河源等地。最低的五华县,人均GDP仅为17773元,比之贵州还要穷得多。

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

所以,如何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是广东的发展能不能有持续性的关键。

不过广东有的,正好是江苏、浙江所欠缺的。

这两个经济大省的中心城市服务带动作用与广深都有较大差距,广深双极的龙头效应更强。

近年来,广东积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

粤东粤西沿海的地理条件优越,拥有很多天然优良港湾,而且平原较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布局大量的制造业,正好与珠三角实现产业的梯度合理分配。

这也是往后数年,广东经济新的增长点。

而广东另一个短板——高等教育,这几年也正在想办法加大投入,努力赶超。

从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来看,广东的“双一流”大学数量远远配不上经济第一大省的身份。

全省加一块仅5所,跟北京的零头差不多,只有江苏的三分之一,和辽宁、黑龙江处于同一段位。

但是,借由经济上的优势,广东这几年也在大力做一件“利在后世,共在千秋”的庞大工程——疯狂建大学。

据统计,过去1年多来,在大湾区,就有接近30个大学、学院、研究生院、新校区建设推进。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是“香港高校正在搬家式进驻广东”。

除了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建立校区之外,

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建立校区,预计2022年建成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在东莞建立校区,已确定选址,预计明年动工;

香港理工大学在佛山建立校区,正在筹备,估算投资307亿;

香港公开大学在肇庆建立校区,校区面积比香港本部还要大,今年4月签下协议,等待教育部批准。

另外,澳门科技大学在珠海建校事宜也已基本敲定;

还有自主创建的,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中山科技大学已经启动建设,将于2022年招生。

在砸钱办学校这事儿上,广东很拼。

早在2018年深圳的教育投入,超过了北京、上海两地2017年的总和。

广东全省的教育经费,2020年总投入额超过5000亿,占到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10%以上,增幅15%,蝉联全国第一。

因此,广东发展持续性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解决区域分化和高等教育实力不足的现状。

如果不能,那么现在广东的情况将陷入瓶颈期,毕竟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红利正在逐渐褪去。

如果能,那么接下来广东省为主体,港澳为双翼的湾区发展格局会进一步进化,遍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粤港澳华人华侨资本和实体经济社群,通过自己数百年海外财富沉淀和经验积累,为粤港澳国际化提供最强大资本和人力支持,他们会是中国特色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世界最强大商团,让广东迈入一个全新的高度。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47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