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云掌财经,让你更懂投资!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

上证50

打开APP

二师兄身价大跌,亏掉老东家“温氏”近140亿

在养猪界,它曾是叱咤风云的绝对霸主。

它在2007年就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

2008年,它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13年,它家上市肉猪突破1000万头;

2015年,它的市值超过2000亿元,一度成为创业板市值最大的企业……

仅仅在2019年,它家就销售肉猪1851.66万头、肉鸡9.25亿只,实现营业收入731.20亿元,是上市公司中肉猪、肉鸡出栏量最大的企业。

但就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它却亏损了近140亿,成为A股2021年报“亏损王”。

它叫温氏,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01

生猪行情的“起起落落落落”

亏掉“温氏”140亿

2020年猪肉巅峰价格能卖到40一斤,但2021年的生猪行情可谓是过山车;猪价从1月份开始下跌,尽管期间有所反弹,但很快继续回落,一直跌到国庆假期,猪价也从18元跌至5元大关。

后来随着菜价大涨,猪肉消费受到刺激,猪价就此“一鸣惊人”,开启了快速上涨潮,从5元快速涨至9元大关,部分地区更是突破10元。然而,好景不长的是,12月份生猪继续下跌,一直跌到1月中旬,猪价也不过才6-7元/斤。

从巅峰的40元/斤跌到个位数,连养猪大厂“温氏”都顶不住,四个季度亏损累计近140亿。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温氏是养猪界龙头企业。

2015年公司全年营收超过4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60亿元。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报收55.31元,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从这以后,温氏股份的业绩继续攀升。

数据显示,2021年是千亿企业——温氏股份近六年来的首次亏损。

据温氏股份(300498)披露2021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报告期内预计归属净利润亏损130亿元—13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75.06%—285.84%。

从财务季度报表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温氏股份2021年03月31日亏损:5.44亿,2021年06月31日亏损:22.98亿,2021年09月31日亏损:97.01亿。

每个季度的亏损都在扩大。


02

亏损背后

这么重量级的亏损是整个行业的常态吗?我们先来看两条数据——

2021年全年出栏生猪6.71亿头,全年销售产值超1.5万亿。

2021年全年行业平均一头猪利润约564元,按出栏规模测算,行业全年净利润约3780亿。

这是2022年1月17~20日,农业部和统计局公布2021年养猪行业相关数据,这说明行业是挣钱的。这个“吃垮”温氏的锅,二师兄不背。那么温氏怎么了?

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温氏的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由去年同期的59.1亿元降为-14.67亿元,降幅达到124.83%。

现金流是一个公司是否运转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系列数据说明,温氏股份经营面临困境,盈利能力承压,现金流也出现难题。

猪肉价格,整体与生猪出栏增速呈现负相关关系,短期来看,猪肉需求较为稳定,对价格具有决定性因素是来自于生猪出栏。

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67128万头,相较于2020年的不足5.3亿头,大幅增长27.4%。供大于需的情况下,从今年1月下旬开始,国内猪肉价格已经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

(图片来自网络)

据温氏负责人回应“现金流紧张甚至亏损是因为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同时因饲料原料价格连续上涨、公司外购部分猪苗育肥、持续推进种猪优化等因素推高养猪成本,公司肉猪养殖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深度亏损。“

市场上供应量变多,导致生猪价格下跌,同时成本还“内因+外因”叠高,想不亏损都难。

另外,温氏承认自己在“肉转种、外购种猪和仔猪育肥等方面,比同行企业要慢六至八个月时间,所以产能恢复的时间也会延后;公司养猪业务全国布局,各地的情况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部分干部执行力不足问题”。

应变速度的落后,这要从温氏“公司+农户”为核心的模式(现已进化为“公司+现代养殖小区”模式)说起。

这种模式是农户们按照温氏提供的管理标准进行饲养管理,可获得稳定的饲养效益。公司也提出,通过与温氏股份合作,广大农户将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新型农民。

有点类似现在大厂的外包。

与这种模式截然不同的是自繁自养重资产模式,也是温氏的同行,牧原采用的。

牧原成立于1992年,虽然比温氏晚九年,但却乘着“猪周期”的东风成长迅猛,年营收在2017年突破百亿元、2019年突破200亿元;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74.51亿元。

相对自养模式,温氏这种模式属于轻资产运营,资金占用相对较少,规模也容易扩大。

但弊端也很明显——温氏股份要与合作农户签订合同,每年都要保证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这意味着公司即便自己“赔了”,该给农户的钱还是要给,这变相加剧了猪周期下行期间温氏股份的盈利压力。

这种偏松散的模式,也让温氏在各种政策落地和执行方面都容易错失时机。

2015-2020年 温氏和牧原 单头猪生产成本对比与分析 (图片来自雪球网)

再来细看一组数据——

温氏:

2020年肉猪完全成本22-23元/公斤,

2021年上半年肉猪养殖完全成本25元/公斤(不含淘汰母猪部分等的其他盈亏)。

2021年一季度肉猪完全成本30元/公斤,2021年全年肉猪完全成本目标为20元/公斤,

2022年肉猪养殖完全成本目标为14-16元/公斤。

牧原:

2018年之前商品猪完全成本12元/公斤,2020年商品猪完全成本15元/公斤;

2021年一季度完全成本16元/公斤;

领先区域完全成本14元/公斤左右;

公司希望在2021年第四季度时点或阶段性达到14元/公斤成本目标。

(完全成本包含养殖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等。)

成本的强烈对比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温氏模式的落后。

“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业绩预告称,2021年预计实现营收770.00亿-800.00亿元;预计实现净利润65.00亿-80.00亿元,同比降70.86%-76.32%。”

(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牧原盈利的时候,温氏却亏了近140亿。


03

深层原因

公司的运营良好程度,离不开管理层的架构。温氏作为一个一度被业界誉为“养猪一哥”、“农牧业华为”千亿上市公司。其实它很“传统”。

温氏内部实行的过分家族化管理,造成整个公司的架构和执行力在公司逐步扩张后,应对周期性风险方面左支右绌,步步慢于同行。

一份深交所对于对温氏董事黄松德的监管函中显示,黄松德的女儿黄菲于2021年3月29日买入温氏转债83248张,成交金额832.48万元;于2021年4月21日卖出温氏转债9277张,成交金额960169.50元,以此计算卖出交易价格约103.49元,整体总浮盈约3万元。

上述买卖行为构成短线交易。黄松德作为温氏股份的董事,未能督促女儿合规交易温氏转债,违反多条创业板上市相关规定。

由此可见,外人对温氏企业管理层“族人过分恋权、才难配位”的质疑不是空穴来风。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20年“超级猪周期”红利下,猪肉单价连连爬升的一年,各家猪企抓紧扩大养殖规模,从2020年前9个月的累计出栏量看,同行牧原股份同比增近50%,而温氏股份却做出了匪夷所思的超50%负增长。

内因的力不足,引起的“一步慢、步步慢”,才导致温氏股份连最赚钱的一年都错过了。

那么,在国家调控、饲料原料采购价格上升、新冠疫情下餐饮业的低迷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温氏亏了140个亿,好像也没这么让人吃惊。

内核不稳,在“猪周期”的震荡下,就算是风口上的猪,也迟早会摔下来。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46 打赏

评论

暂时还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