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近期北交所相当火爆,北证50指数一个月时间就从702点涨到1007点,涨幅高达43%!
究竟发生了什么?
追溯过往,北交所自2021年11月开通以来,除了刚开办初期,大多数时候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三,市场关注度有限。
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需求端方面,北交所的开通门槛高。
比如,北交所要求,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并且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
这就把绝大部分的散户拒之门外了,导致市场流动性的缺乏。
第二,供给端方面,初期北交所的公司质量也不高。
目前北交所的上市企业也不过200多家,早期就更少了,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营收在2亿元以下,净利润在4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微企业。
直到今天,北交所90%的个股市值仍然在20亿元以下。
这类企业放到沪深交易所的5000多家企业中,基本就是垫底的存在,99%的公募基金都不会看他一眼。
也因此,绝大多数散户无法参与,绝大多数公募基金也不感兴趣,最终造成了北交所的落寞。
趋势的转变,发生在今年7月的会议。
7月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国第一次提出类似的任务。
于是在指挥棒下,8月份开始,证监会陆续酝酿出台新政。
涉及北交所的新政中,最重要的是9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
随后,北交所出台8大举措响应,从投资端、交易端、融资端三方面发力:
(1)投资端,扩大队伍、优化结构、提升参与度、引入增量资金;
(2)融资端,优化发行上市安排、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为流动性改善提供有效支撑;
(3)交易端,一方面,完善做市交易机制,另一方面,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
实际行动上,10月,北交所首只指数增强型基金——创金合信北证50指数增强型基金产品正式获批,成为全市场第一只北证50成份指数增强基金。
在这只基金的带动下,大量资金通过被动的形式流入北交所,从而有效提升了北交所的流动性。
这成为了北交所指数反转的起点。
进入11月,一系列政策利好持续涌现,让更多资金看到了北交所的机会。
11月8-10日,2023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召开,北交所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主要频频公开露面,提出了大量政策设想,为北交所摇旗呐喊。
这些设想包括:
第一条,优化转板上市机制,甚至实现北交所“直接IPO”;
第二条,与港交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落地“北+H”上市模式;
第三条,北交所与恒生指数公司签署指数编制行情信息使用许可协议;
第四条,北交所即将启用“920”独立代码,提升北交所股票辨识度;
第五条,加大力度引入机构资金,允许PE/VC增持二级市场股票;
…………
诸多利好中,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下面这一条:
"北交所拟于近期配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展北交所证券纳入中证跨市场指数全网测试,预计北交所股票后续会纳入中证跨市场指数。"
预计从12月开始,中证跨市场指数就将会把北交所市场纳入,那些有可能被调入指数的股票,未来将在指数基金被动配置下,带来流动性的进一步上升。
这些指数主要包括:中证500、中证800和中证1000指数。
它们本身的影响力就很大,全国有数千家基金在配置,一旦被纳入,可以想象对北交所流动性的注入将是极为有利的。
尤其是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北交所也确实涌现出了一批高成长性的龙头。
它们的市值、财务质量和流动性都已经能满足中证各大指数的纳入门槛——
以中证1000指数为例,目前其最低的股票市值为32亿元,北交所里高于这个数字的公司就有18家。
其中,纳入概率最大的是锦波生物、曙光数创两家,它们的所有指标都符合要求。
其它的北证50龙头中,一批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也值得重点关注,未来纳入指数概率很大。
下面分别讲一下:
锦波生物
重组胶原蛋白龙头,2021年开始业绩爆发,2020-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32亿、0.57亿、1.09亿.
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92亿,同比增长173%,毛利率89.97%,净利率37.02%。
这种业绩表现,放到A股的5000家公司里,也是千里挑一的明星。
在医美和护肤品赛道中,胶原蛋白由于分子量较玻尿酸更大,在皮肤修护和抗衰老的功效上要更强,因此被认为是需求前景最好的品类。
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达288亿元,2017年-2021年复合增速为31%;
预计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产品市场为1738亿元,约为2017年市场规模的18倍,2021年-2027年复合增速为35%,并将在2025年超越玻尿酸,成为第一大功能护肤原料成分。
作为胶原蛋白市场的新星,锦波生物旗下的注射用重组Ⅲ型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和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两款产品,分别在2021年、2023年获批三类医疗器械,这在国内尚属首次。
整体来看,锦波生物在胶原蛋白赛道的份额和规模虽然还比不上港交所上市的巨子生物,但成长性则远超过后者。
曙光数创
数据中心液冷设备龙头,近八年业绩增长非常稳定,从未低于20%的增速,近4年的ROE维持在38%-58%之间,堪称“高质量增长”的代表。
由于受到云计算、AI大模型、东数西算工程等一系列利好的刺激,数据中心设备近年来也是一条需求高速增长的好赛道。
2022年,我国液冷数据中心市场为565.6亿元,未来将进一步取代传统风冷数据中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1283.2亿元。
公司为中科曙光旗下子公司,营收高度依赖中科曙光,其中2019-2020年公司收入来自第一大客户的占比均在80%左右。
连城数控
光伏设备龙头,以单晶炉和线切设备为核心产品。
长期业绩优秀,201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0.53亿元增长至37.72亿元,CAGR=33.89%。
归母净利润从1.85亿元上升至4.52亿元,CAGR=19.59%。
今年前三季度,营收36.98亿元,增长73.95%,净利4.58亿元,增长78.66%,一如既往的优秀。
当然,连城数控这番业绩的获得,跟他紧抱光伏龙头隆基绿能的大腿有关。
根据连城数控的公告,预计2023年与隆基绿能的关联交易额为46.76亿元,占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的124.00%。
硅烷科技
电子工业气体龙头,主要产品是工业级高纯氢、电子级硅烷气、中间产品四氯氢硅等。
近年业绩靓丽,2018年至2022年期间公司营收规模复合增长率达61.9%,扣非净利润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更是达154.9%。
公司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电子级硅烷气,由于工艺先进,纯度较高,市占率达到32.6%。
下游的主要需求来自半导体、显示面板、光伏行业,大客户包括TCL华星、隆基股份、京东方、爱旭股份、东方日升等。
跟前面几家类似,公司也有一个强有力的大股东。
根据年报,2022年公司前三大客户均为公司实控人神马控股集团控制的子公司,构成关联交易,关联交易合计占比为67.1%。
鼎智科技
高端微特电机龙头,2018-2022年,扣非净利润1550万元增长至1亿元,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
2022年实现营收3.18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净利润过亿,同比增长103%,毛利率高达55.39%,同比上涨2.46pct。
微特电机的下游主要是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工业机器等。
其中最值得看好的是医疗器械、工业自动化两个赛道。
医疗器械行业的IVD(体外诊断产品)是近年新兴的赛道,比如可穿戴的糖尿病、高血压监测设备等,增速很快。
工业自动化就更不用说了,近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年均增速在20%以上,机器替代人工的需求强烈。
另外,今年火爆的人形机器人赛道一旦实现量产,预计也会对微特电机形成巨大的需求拉动。
鼎智科技的大股东是A股电机龙头江苏雷利,该公司的主营是传统的家电电机产品。
可以看到,北交所的龙头很多都是已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通过将一些优质业务分拆出来,以获得更好的估值,加速其发展进程,是它们落户北交所的重要原因。
也因此,让北交所逐渐汇聚了一批高成长性的优质公司,未来在它们之中,预计会出现一大批“十倍股”。
而现在,随着政策的预期变化和流动性的改善,相信只是它们走出来的第一步。
其他题材分类:
AI相关:海达尔(服务器滑轨)、方盛股份(液冷相关)、曙光数创(液冷相关)、云创数据(大数据存储及智能处理)、数字人(数字人相关)、汉鑫科技(工业AI产品)、广道数字(大数据智能化采集)。
算力:汉鑫科技(完成济南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人工智能计算软硬件项目的交付)、并行科技(超算云服务)。
芯片:利尔达(集成电路分销)、华岭股份(集成电路测试)、凯德石英(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用石英)、鑫汇科(半导体元件分销)、硅烷科技(气体)、凯华材料(环氧塑封料)、阿为特(有供货光刻机零部件)。
储能:迪尔化工(熔盐储能)、格利尔(磁性器件主供锦浪科技)、昆工科技(押宝铅炭储能)。
机器人概念:苏轴股份(轴承)、鼎智科技(线性执行器、混合式步进电机)、乐创技术(点胶控制系统、通用运动控制器)、恒进感应(高端数控感应淬火机床)、巨能股份(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
锂电池:安达科技(磷酸铁锂)、天宏锂电(锂离子电池模组)、力佳科技(锂微型一次电池)、德瑞锂电(锂锰电池、锂铁电池)、长虹能源(环保锌锰电池和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贝特瑞(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武汉蓝电(电池检测设备)、力王股份(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纳科诺尔(锂电池设备)。
光伏:艾能聚(太阳能电池片、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海泰新能(光伏组件)、同享科技(光伏焊带)、连城数控(晶体硅生长及加工设备)、辰光医疗(光伏MCZ用磁模块)、欧普泰(光伏检测设备)。
风能:星辰科技(风电变桨伺服)。
军工:星辰科技(军工伺服系统)、通易航天(军用特种航空制品)、晟楠科技(航空装备制造)。
5G:创远信科(无线通信设备)、富士达(射频同轴连接器、电缆)、广脉科技(信息通信系统)。
种子:绿亨科技(农药、蔬菜种子)、秋乐种业(玉米种子、小麦种子)。
信创:艾融软件(信息科技技术开发)、云创数据(大数据存储及智能处理)、众诚科技(智慧城市细分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华信永道(住房公积金数字化解决方案)、国子软件(资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
白酒:流金科技(持股四川流金酒业)。
装配式建筑:旭杰科技(装配式建筑施工)、百甲科技(钢结构加工)。
预制菜:盖世食品(即食开胃凉菜)。
稀土永磁:九菱科技(磁性材料)。
消费电子:智新电子(连接器)、泓禧科技(微型扬声器)、荣亿精密(3C零件)、慧为智能(智能终端)、豪声电子(微型电声元器件)。
虚拟现实:同辉信息(视觉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碳纤维:吉林碳谷(碳纤维原丝)。
培育钻石:惠丰钻石(人造单晶金刚石)。
核电核能:瑞奇智造(装备制造)、天力复合(金属复合材料)。
CXO:星昊医药(CMO)。
医美: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产品)。
国企背景:
路桥信息(主营交通信息化产品,控股股东厦门信息集团,实际控制人厦门市国资委);
惠同新材(主营金属纤维及制品,控股股东益阳高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实际控制人益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天力复合(主营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控股股东西部材料,实际控制人山西省财政厅);
民士达(主营芳纶纸,控股股东泰和新材,实际控制人烟台市国资委);
纬达光电(主营偏光膜,控股股东佛塑科技,实际控制人广东省政府);
秋乐种业(主营种子,控股股东河南农业高新技术集团,实际控制人河南农科院);
曙光数创(主营浸没相变液冷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控股股东中科曙光,实际控制人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
天纺标(主营消费品检测,控股股东天津天纺投资控股,实际控制人天津市国资委);
中科美菱(主营低温存储设备,控股股东长虹美菱,实际控制人绵阳市国资委);
硅烷科技(主营氢硅材料,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河南省国资委);
中纺标(主营轻纺产品检测,控股股东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实际控制人国资委);
广咨国际(主营工程咨询、工程造价,控股股东广东省环保集团,实际控制人广东省国资委);
吉林碳谷(主营碳纤维原丝,控股股东吉林市国兴新材料产业投资,实际控制人吉林市国资委);
国义招标(主营招标代理,控股股东广东省粤新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
长虹能源(主营环保锌锰电池和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控股股东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绵阳市国资委);
富士达(主营射频同轴连接器、电缆组件,控股股东中航光电,实际控制人国资委);
森萱医药(主营化学原料药、医药中间体,控股股东精华制药,实际控制人南通市国资委);
佳先股份(主营二苯甲酰甲烷、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控股股东蚌埠能源集团,实际控制人蚌埠市国资委);
苏轴股份(主营轴承,控股股东创元科技,实际控制人苏州市国资委);
华原股份(主营车用滤清器和工业过滤设备,控股股东广西玉柴机器集团,实际控制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
转板预期:苏轴股份、颖泰生物、球冠电缆、贝特瑞、连城数控、富士达、德源药业、同力股份、利通科技、五新隧装、吉林碳谷、禾昌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