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加载中...
【局部热点牛】说A股的牛市,很多年了没见来,其实已经在牛市了,可能很多人没发觉。只不过这个牛市与以往的几轮特点完全不同。如果你只用指数去衡量就大错特错。我们先看看历史上几轮牛市啥特点。
第一轮牛市:1990-1993(稀缺牛+老八股泡沫)
股市刚成立不久,股票都只有8只,俗称“老八股”,因为交易标的稀缺性,随着知道股市的人越来越多,不断有增量资金入市接盘,个股只涨不跌。3年时间,股指从95.79点涨到1558.95点,最早入市的那批股民尝到了红利。
第二轮牛市:1996-2001(政策牛+互联网泡沫)
这段时间经济增速放缓,为了刺激经济,连续降准降息,利率不断下行,资金流入股市和房市。98年东南亚发生金融海啸,经济差,但政策利好多,纯属政策刺激牛。
1999年开始,全球沉浸在互联网的泡沫里不可自拔。大盘从1996年1月的512点涨到2001年6月的2245.43点。
第三轮牛市:2005-2007(改革牛+蓝筹泡沫)
这次牛市的导火索是股权分置改革。众多蓝筹股大涨,中国石油、中国平安、工商银行等大盘股PE高达上百倍,出现了蓝筹大泡沫。本轮牛市从998点涨到6124点,6124点也成为A股的世纪大顶。
第四轮牛市:2014-2015(资金牛+中小创泡沫)
本轮牛市的底层逻辑是新经济红利和资金面宽松。主要是央行连续放水,杠杆资金大举入市,从2012年开始,中小创公司股价涨了几十倍的都很多。
第五轮牛市:2020年-今后(局部热点轮动牛市)
前面几轮牛市不管诱发的原因逻辑各有不同。但特点都很明显类似,一是时间跨度,通常都是2-3年间指数暴涨的快牛。二是节奏通常每轮大牛市后5-7年熊市调整。三是牛市时都是鸡犬升天个股都在涨,先后多少差别而已。那么照回轮节奏,15年后5-7年,2020年到2023年怎么都该开始牛市了啊?指数这两年怎么没见涨?确实指数这两年是在要你命3000点上下500点范围内震荡横盘中。按以往经验看不是牛市,起码大多数人这样认为。
但其实我去年就告诉大家,A股已经在牛市之中,是局部热点轮动牛市特点。这个怎么理解,首先全面注册制后ipo加速常态化,目前A股已经有5100多只个股。几乎比上一轮牛市体量翻倍。目前A股的体量在世界也算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也就是说这几年来,A股阿斗只涨胖了身体,没有涨个头。随着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新开的堂子越来越多。成交量虽然2020年后3年比2016年-2020年熊市增加不少,但还是比不上2014-2015年牛市时。资金量减半,体量翻倍,稀释后你说指数它能涨多少?能维持震荡其实就算涨了。
所以这轮牛市它不能看指数了,而需要看的是局部热点,抛开指数看赚钱效应。2020年疫情后,最有持续性炒作的题材其实赚钱效应都堪比牛市。比如疫情后的医药,后疫情的消费,新能源车的赛道,到今年人工智能的科技。基本每个大热点持续时间都有一年半载。其中的龙头妖股都有十倍八倍涨幅。具体就不细说了。
那么,这种局部热点牛市的特点也看出规律了。就是和以前的单边牛市鸡犬升天普涨不一样的,是两极分化的震荡轮动牛,即处于热点持续风口的题材方向猪都可以飞,非主线剧情偏门概念就是熊市阴跌。逻辑就是钱不够,资金拉不动所有题材。只有选一个热点抱团猛撸,而热点是炒一段时间后就会高低切轮动。比如上述医药-消费-赛道-ai,爆炒过后的题材就是一地鸡毛熊市了,但新轮动到的题材就是局部牛市,其他大部分非主流概念就是随指数震荡居多。未来还会轮动什么不知道,但肯定会换新的东西。
而且,这种轮动炒作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还会一直持续。因此,非主流个股肯定会被边缘化,涨得好的只能是主线剧情中。所以,我的观点就是2020年开始,不管以后指数多少,盘面实际已经进入局部热点轮动的牛市里。也就是说你不能像以往思路选个自己觉得好的死悟,不管是价值角度还是技术面,或者其他逻辑。只有选市场资金认可的逻辑,体现在放量走上升趋势的板块热点,方向才不会错。
基于此逻辑,市场5000多只股,绝大部分都是跑龙套的干活,只有100来只热点风口的股,甚至10来只板块龙头前排的,经常涨停连板或者趋势翻倍的才是值得交易的品种。而选择处于牛市板块方向,个股你就算抓的不是龙头,起码反复跟风震荡最后都比杂毛边缘概念的强。
也就是说,以往的单边普涨牛市,是在合适的时间段(牛市的2-3年)入市时机,就算顺市而为,随便玩都比熊市调整的几年好做。而往后的局部轮动牛市,可能指数就一直是震荡中,而热点是炒个一年半载就换一个。大多数个股陪跑随大流,真正值得玩的是当红热点。除了在合适的时间段入市,还要选合适的板块方向入市才算顺市而为。
如果大家仔细复盘看看或者今后留意这个思路,就会越来越认可。观点接受反驳,但这几年我都是按局部热点牛市思维在做策略,效果很不错。
【老汉推车节奏】A股从来都是牛短熊长,长线价投有点难度,因为指数都不配合你。小散经不住长期震荡,更好选择是超短线狙击,其实这两年实j下来已经证明了只做龙头是对的,每轮行情只有龙头妖股才有短期翻倍的走势,但一味盲目无脑怼高标有时候又可能吃大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情绪周期的涨潮和退潮,所以节奏上需要老汉推车才行。意思就是仓位收放要和周期配合。
首先解释周期轮动是什么意思?
行情和指数关系,如果是波段白马股肯定和指数有正相关,说白了就是牛市单边涨,你捂股基本面好的基本都能赚,套了也能解,付出时间而已,涨幅大小而已,启动快慢而已。但在错误的时间比如熊市参与,捂股就是越陷越深。
但如果你做题材就跟指数没有正相关,盘面情绪是另一回事。就是每天不管指数涨跌即使股灾当日也有涨停的股。你就抓最强的场内龙头,一样逆势赚钱,比如2018年指数是一直跌的熊市。按大多数人的理解是不能炒股,但是打板却是逆势大赚的。因为当时每月都有大妖出没,每只几乎动不动6-10个板。
很多人不会相信,但实际上坚持只做龙头,就能实现逆势增值。最妖,最强,最暴力的个股,不管哪只能从开始吃到尾都是巨肉,能碰到一两个,一年基本上跑赢大盘有保障,完美的一个接一个正好衔接上,翻多少都有可能。直播间核心用户区一直研究这种只做龙头的策略,老粉丝回想下大部分老妖是不是都有被我们抓到过。今年对周期理解更彻底,龙头都从低位就开始参与,明牌后就一路加仓做t,扩大利润。
老汉推车很多人只看字面意思总以为是开玩笑,想成了某种姿势,其实说的是节奏问题。简单理解就是干活要知道劳逸结合,猛干一番后要注意休息恢复体力,再找合适时机猛干,而非一味猛冲猛打。研究军事的朋友明白,美军的战术里就十分讲究节奏一词。说到这里你还往日本动作片去想,就完全理解偏了。
炒股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只涨不跌的行情,所以,不可能天天满仓猛怼高标龙头,在高潮期当然大肉,但退潮期一地鸡毛很容易过山车。过去几年只有10cm,没有更多选择,一年基本有十来个周期。比如以往4轮行情对应四轮牛s命反弹波段,也对应了四个翻翻的妖股引领。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就是节奏性的潮涨潮落。周期不是一直高潮,每轮周期涨跌和潮水一样有起伏,只是起伏的时间节奏和指数不是正相关,它有自身运行的逻辑和氛围。对盘面情绪把握好就能做到“九浅一深,老汉推车”的节奏,该高潮期进攻时不惜余力,该低潮期防守时就要舍得休息。
再看看另外分别指数牛s命喊过两次搞字抄底,对应的龙头妖股华菱线缆和拓新药业也都是翻倍品种。三羊马,陕西金叶,久安医疗等翻倍妖股不可能没见过吧。
但是自从三羊马特停后,10cm的连板接力情绪就进入退潮期,打板接力10cm就容易吃大面。高位龙头是天天核按钮跌停,这就是时机的问题。市场资金主力早明白节奏,都转移到其他地方打野套利,比如北交所,可转债,创业板20cm。
所以节奏方面把握好就能更好避免账户过山车,其实只要你做到赚大亏少节奏,市值就有进步。很多人也会抓个股,但不懂节奏,每天都是同样的冲冲冲,遇到行情高潮期自然大肉,遇到行情不应期就吃大面。结果账户就成了过山车。虽然周期涨跌是符合规律的,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控制仓位调节来应对,做得到就不怕吃面,因为吃面的时候仓位很低,用的甚至是上一轮的利润。你说市值是不是稳中求进?其实每轮龙头妖股都有类似,这轮挖三羊马的经验就来自以前做顺控发展。历史总是相似。你如果持续跟踪过一年,就能回忆起以前的经历。再没悟性的人经历几轮转换也看懂了吧。悟道就是拿到了股市提款机的密码器。
节奏为王。在市场情绪周期轮动的节奏里顺势而为就能利润最大化。核心的事就是做到赚大亏少。在回暖期积极进攻,退潮期龟缩防守。仓位放和收如同老汉推车一般,炒股根本就是很有成就感的东西。如果你总觉得不得劲,肯定就是节奏没对。
还有一个问题。跟风的节奏反了也是制约你们赚钱的关键问题。很简单,开篇讲了正常的节奏,一直都是用的逻辑判断预判在先,所以基本和主力同步进出,但主力通常反人性。因此我的观点和一般人也是反的。当市场低迷,指数暴跌,有时候是需要进攻放出仓位来的。当市场普涨,反弹鸡犬升天,反而有时候谨慎出手。那么就算你持续跟踪也有节奏问题,就是吃面的时候怕了,错过妖股的开始。高潮的时候又太贪,套在山顶。根本还是心态问题。
另外对于非核心用户来说,致命问题也是节奏。这么多年来,我早已经看懂一个规律。就是购买核心服务的人越多的时候,往往都是在高潮战绩好的时候,而这里通常都是高点。之后需要龟缩防守吧,锁定利润吧。但新来的哪管这些,以为天天都可以涨停,天天都可以只赚不亏,第一天来就必须赚的心情。然后一段时候退潮期,屡屡受市场教训,加上根本没有上一轮周期大肉利润打底。试问,你心理慌不慌,怀疑不怀疑?他们通常把损失归结于你这个投顾不行,挖掘的股不行。得换一个。
于是,重新找了一个,风格可能是另一种,你又得适应几个月,或者同样风格但技巧细节不同。或许正好遇到行情回暖期,咦,有收益,看来这个人不错。持续跟。但行情过不了多久又退潮了。还是全场都吃面的情况你不可能独善其身。而后呢,又是怨天怨地。
后面,除了再换人经历另一个恶性循环,就只有放弃这种风格做其他,或者自己瞎折腾,或者灰心伤气要退市要销户。然而,事情并未结束。老手都明白,炒股就是电子鸦片,一旦染上根本戒不掉的。很容易复吸。
当你放弃后(不管是放弃模式,放弃市场还是放弃关注的人),通常放弃都是在最难熬的时候。底部恐慌过后,大部分人都倒下放弃了。但过不了多久,再次高潮(其实短线周期就相当于长线牛熊市转换一个原理),当你又看到别人成功了,大涨了,还是会复吸的。但再次进来又是高点。还得再经历一轮不应期。扛不住就又心灰意冷,觉得股市没法玩。
其根本原因不是你想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节奏没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没有顺势而为。做题材有自身的节奏,我经常在核心用户区聊每轮行情起伏来龙去脉,持续跟踪的队员肯定有感觉。当然,没有经历过完整两轮以上的朋友,甚至走马观花过客和断断续续进出的朋友没有延续性就难看懂。
正因为要做每轮的大妖。所以要有节奏。因为潮起潮落你必须在恐慌中买入,高潮时卖出。这样就会有技巧。比如不应期就要控制仓位和出手频率。这时自然推的个股数不会多,每天1只2只过渡,连续不开胡不排除空仓看戏休息2天。感觉冰点极致,就要舍得分仓试错。因为你等龙头走出来就买不到了。这时候可能每天3只以上,分题材,分梯次去拿先手。错了也不怕,重点不是单只个股得失,要的是整轮行情。次日去弱留强即可。直到试出真龙头就又要缩小出手,因为这个时候就可以加仓反复撸龙头明牌了。懂没有?
有了妖股之后撸核心的同时可寻找补涨龙头,分支线属性的龙头套利了。直到妖股倒下,一轮行情走完。基本就该防守。等待一周左右不应期吃面潮到极点,怎么玩都吃面的时候,也是人气最低迷最绝望的时候。就又要择机出来分仓试错。博弈下一轮行情。如此循环往复。
赚大亏少。因此,体现在账户上就应该是赚大亏小,曲线震荡阶梯式的上涨。很多人不着眼长远看,单看几天太片面,或许你进来的时机是高潮期这几天,就以为是神一样厉害。天天涨停。或者你进来的时候是不应期呢,会遇到回撤吃面的时候。就以为直播很垃圾否?但真正长期跟踪才能懂进三退二赚大亏少阶梯上行的意义。而且不管你做和风格不管你跟谁,做不到赚大亏少就不可能长期稳定盈利。
其实平时说个股我都是从逻辑角度去说的。逻辑为王嘛。长期看,经历多了你就明白了,弄懂什么是周期,什么是地位,什么是发酵等等。我这里要说的是如何抓妖?前面n轮题材行情大妖都是抓到了一路加仓从头到尾吃到的肉。基本获利其实就靠这些大肉。其他套利小肉和亏损失败的股小亏的大概抵消了。最后利润贡献肯定是连板大肉贡献多。所以你不能抓到连板大肉就不能做到爆发式增长。这点先要明白。
长期稳定盈利的模型:
基本把握几个口诀和纪律。“有吃就跑,不行就换;分批操作,不求买点;止盈谨慎,止损坚决;分仓对冲,杜绝押宝;赚大亏少,只看整体;妖股重仓吃大肉,前排套利一夜情;”
有吃就跑,不行就换。说的是超短线力求做龙头,但不可能次次都选对,如果是龙头肯定连板几天吃大肉,但只要是某天不再涨停,或者涨停质量不佳,显露顶部特征就要及时兑现落袋。有吃就跑,切换到其他敢启动的个股去。如果是选错了吃面,当日吃面,开盘就走弱的只打底,后续绝不再加仓,次日统统出局。当日涨停,但次日闷杀的。也盘子逢游资自救脉冲高点分批出局。因为既然走弱说明不是龙头,那还浪费时间干嘛,及时认错切换到更强的龙头去,用大肉对冲认错的亏损。而不是做t自救浪费时间。
分批操作,不求买点。新手搞不懂,买卖点总是想做到精准。其实超短线更看重的是逻辑,也就是这股是不是龙头,如果是就算打板进后面也有不少连板空间,如果不是基本就挂掉,再低也不能加仓吸。所以一般我都是逻辑分析为主,建议都是进出为主。再说超短线你也不能在分时震荡频繁暴力波动时精确的预测高低点的。即使可以,那也是有延时弊端。只能是提示个大概,一般无明显强调,盘中提示时机就是进出时机。如果是集合9点25-9点30按计划建议的,都是分批操作。分批就是前面打板技巧里讲的,打底,加仓,确认这么几步,如果股不强你就放弃后面加仓就是,输都少输一半。
止盈谨慎,止损坚决。止盈谨慎的意思就是卖点你也要分批操作,当股价滞涨或缩量加仓炸板时,谨慎点就先落袋一半,底仓按龙头信仰锁一会。尾盘还能回封就继续拿。成妖还能再加回去。如果尾盘不回封,底仓全部落袋换新龙去。
止损的话,遇到过气龙头或者淘汰品种,闷杀被套是及时出局最好,幻想逆转反包的概率虽然有,但不是常有。偶尔发生在老妖身上也是有条件的,这里不展开。一般遇到淘汰题材股基本次日早走别耗时间。耗时间的后果是你可能被深套,或者做t能解套,但耗费了时间成本。还有可能占着仓位导致你无法去抓新的龙头。当真龙成妖几个连板飞升,你还套在淘汰股里或者刚刚解套,这都得不偿失。所以前面说的不行就换,一个道理。只有切换到真的龙头上才能吃大肉。
分仓对冲,杜绝押宝。有人嫌股多,其实每天一般都是在3000只个股里选最有概率的强势3只左右组合博弈。这样都还说多就见仁见智。可能他想要的是满仓押一只,直接就翻翻这么来。但妖股都是慢慢换手走出来的,妖股上位之前肯定是龙头中出位,龙头又是涨停股里走出来的。你得从开始涨停就关注,且只能低位分仓,然后去弱留强。不涨停的次日微利落袋不贪心,涨停连板成功的继续留。手里一直是场内最强梯队。那妖肯定在里面产生啊。想要赌博押宝的人就断了这个心,即使你人为强行赌,一旦错了,回撤也大,而分仓的好处除了拿先手。还可以对冲,就是假设有淘汰品种止损,但其他股是成功的连板,这样对冲下来你还是赚的。那如果有人想要天天赚钱,只只赚钱从不套牢,承受不了短暂回撤,这种念头是不切实际的。
赚大亏少,只看整体。更实际的是做到赚大亏少,只看整体,赚大亏少前面详细解读过。只看整体的意思就是不要单看个股得失。也不要单看一段时间的得失。要放眼长远,看大局,看长期。因为炒股一旦学会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应该有赌一把就走的心态。肯定要考虑如何长期稳定盈利。稳定的意思不是天天赚,只赚不亏。而是爬楼梯似的进一步缓一步,或者进三退一都可以,只要长期曲线在上升就是进步。
妖股重仓吃大肉,前排套利一夜情。意思是抓到妖股确立地位后可以一路做t,或者上仓位做博弈,而对于一般龙头或者分支龙头以及前排品种都是套利为主,博个次日高开或冲高溢价即可。只要没有连板都及时止盈落袋,切换其他品种。这些小肉基本拿来对冲失败的小亏和不应期的回撤。真正连板大肉就是剩下的利润。这样才是最好的。
【乱轮】做短线,当然只做龙头最暴力,关键是看有没有赚钱效应,赚钱效应跟盘面情绪有正相关性。当大量的市场超短游资某一时间段连续吃r赚钱并增加自信,进而快速的投入到下一个品种上,继续推动赚钱效应的上抬。产生群体效应后,散户也开始跟风时,盘面情绪就是涨潮期,会爆出一只只龙头和妖股连板。
相反,如果短线追涨散户太多,龙头妖股涨得离谱,裁判开始吹哨严打,问询,特停,窗口指导甚至冻结账户,鞭尸等。龙头妖股扛不住会见顶,超短游资接二连三的失手,他们就会进入反思,从而减少操作,当这种行为产生群体效应时,一些强势股没有后继者,就容易形成补跌。亏钱效应蔓延,散户短线追涨反复吃面,资金炒作信心下降,被动套利或主动减少操作,市场就进入退潮期。
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对应的涨潮和退潮期,上极值是高潮下极值就是所谓的冰点,内在规律和指数牛熊市一模一样。区别只是在时间周期长短上。
俗话说炒股在于合适的时机入场,牛市随便赚,熊市随便亏,短线把握好退潮和涨潮期道理一样的。这两种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踏准了节奏,就能分辨出机会的大小,进而决定进出的仓位。进攻还是防守?所谓的懒汉推车节奏,爽而不累。
但是,上面说的是长周期,2年前就不一样了。自从炒作什么注册制,到现在完全注册制,政策变了许多,首先是压制了连板异动的高度,其次上市ipo越来越多,最后是量化资金越来越过分操纵。导致的结果就是盘面依然还是热点风口股强,其他大多数杂毛弱。但轮动节奏加速,原来可能每个月才一轮主线周期,现在可能就一周。
比如ai这轮从2月开始我最先喊代替新能源成主线剧情后,大波浪是有3波,但途中有无数多轮小周期。分别是各种细分分支属性支线题材来领头。再近一点端午节前是cpo,节后就是机器人。看这个截图,留最近一个月,实际小周期就走了4个。一会是中特估,一会ai,一会电力,现在机器人。我说的是在每天无数个乱轮一日游的题材基础上的相对持续点的题材热点。一般可以持续3-5天的那种。如果是一日游接力肯定没法弄,比如地产,医药等。但也没有类似前几年持续炒一个月的那种热点了,现在就只有大主线(ai)前提下的支线小周期轮动(算力,cpo,应用,游戏,教育,机器人等分支)。
不过,虽然周期变短,但换汤不换药,市场活跃资金还是原来那些人,思路其实差不多,都是抓龙头涨停炒作。所以依然可以按照老汉推车节奏玩,当有热点持续性龙头有高度连板有接力情绪时就是上升期,猛撸死磕主线。当龙头跌停,热点无持续,接力情绪差亏钱效应浓时就是控仓修复。不能天天猛打猛冲一夜七次郎迟早要虚脱,老汉推车有节奏才能长久。所以,节奏是很重要的问题,把握好了就一直是牛市。把握不好就经常踩到屎。
如何看盘面判断大局是处于什么阶段,很多新手没有经验,今天就讲讲如何做到大局观念?
对于新手而言,本文最多看懂字面意思,很难理解其中内涵。而且没有捷径,只有经历过吃过亏才能理解,至少完整的经历过两轮或以上才可能悟出来。逐步认同我的理念,长期跟踪实践,慢慢形成适合自己的炒股模型,才能少走弯路。
大局观,三个字,说出来简单,理解起来难,执行起来难!学会看大势,学会看各个板块的运动,各看领涨跟领跌品种的关系。技术指标、主力、资金流向只是辅助手段,预判热点,跟随热点才是印钞机。
大局观就是预判情绪走向的感觉,或许一开始不明白,或者拘泥于个股和账户,但是尽量多尝试让自己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整个市场,市场有自己的选择,尊重市场的选择,一旦明白了,将受益无穷。超短选手追求一生希望达到的那种境界,终究获得需要修行, N 论牛熊,这就是经历,经历,就是修行!
如何根据市场的赚钱效应和恐慌效应来判断情绪?简单粗暴经验就是直接看打板资金的情况,也就是说炸板率与涨停的溢价率叠加涨停板的连扳率,因为打板资金是这个市场里风偏最高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赚钱越轻松,他们就会持续过去的动作进行冒险,而高风偏的资金越活跃,市场的赚钱效应就越好,就是在涨潮期。
退潮期嘛相反亦然。情绪的更迭其实本质上是由赚钱效应与亏钱效应来控制的,所以情绪流的大局观就在于理解并且准确的度量这两者,但涨潮潮落并不是突兀的,中间还有过渡阶段,是逐步转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上面实例为啥买在恐慌卖在高潮都是提前市场做了预判?因为一些看盘细节和实践经验可以提前发现苗头。如果不能提前发现,等走出来才反应就属于后知后觉了。当然,比不知不觉非要退潮期想吃r,涨潮期怕追高的小白还是要好一点。
对于操作拿先手而言,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试错周期,一个衰退后接一个试错,可以继续衰退,一个高潮后接一个试错可以继续高潮,就像直观的图形形态,一个上涨的顶点后并不一定等于直接开始杀跌,可以走横盘震荡后再次上涨,而一个下跌低点出现后的反弹并不一定就是反转,同样可以接一段横盘后再次下跌,所以在操作过程里,找到极值不等于就能精确的抄底或者逃顶,但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涨退潮肯定不行。
情绪崩溃和回暖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呢,如何判断?盘面特征上有较大面积跌停(几十到上百家),幅度上不少数品种有20-30%以上跌幅。领跌品种中,部分是近期强势股,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后市追涨的热情,同时也说明赚钱效应有一定程度降低。这种盘面现象表示后市有一定崩盘的概率,如果继续扩散急可能走向冰点极致。
所以情绪崩溃的特征是跌停多+总体跌幅大,逆转信号是超跌止跌+新热点崛起。相反,从冰点到涨潮的特征相反,自己脑补。
关于退潮趋势中市场的判断和策略?前提下跌趋势,谨慎为上,保住本金为主,等市场由弱转强时才是奋力搏击利润的时候。在细化一下,在下跌趋势各阶段的炒作模式也分以下几种:
1.初期。以仍有主升能力之品种套利为主。
2.第二阶段。大部分强势品种已经在高位且有二次确认见顶嫌疑,选择大周期超跌品种。
3.第三阶段。强势品种大幅回落,大周期超跌品种完成反弹,即当前市场阶段,参与部分个股性机会,耐心等待市场由弱转强时的暴利机会。
4.末段。市场恐慌心理极度扩散,谈股色变,大部分个股下跌惨重,之后会出来一个有持续性的热点领导市场上涨,现在是什么不确定,但是这个板块要求同时在政策面、技术面、资金面形成共振,这个由弱转强的阶段,将是短线投资者奋力博取利润的绝佳机会,之后若市场确认进入上升趋势,则开始热点间的滚动操作。
下跌市场操作手法总结:
1.初期龙头断板。低吸龙头股止损盘为主,博弈再度反抽或者二波主升。
2.第二阶段龙头双顶结构。大周期超跌品种,先跌先反弹的逻辑就在于此。市场结构上形成高位品种补跌,超跌品种反抽的一种格局。
3.第三阶段高位补跌完成。超跌反抽完成。试错周期,个股机会为主,主要做弱转强结构。
4.市场再度恐慌。原来的高位品种与原来的超跌品种共振杀跌。市场底部特征,转势近在眼前。
从情绪流操作的角度看,退潮:必走1,2;如果只走1,大部分对应上升期的分歧。
关于涨潮趋势中市场的判断和策略?大波段行情前面说过和指数反弹又一定联系,但情绪冰点回暖个股会提前指数见底反弹,必须试错期拿先手。板块龙头分歧后可以向上加速成功的,多对应板块向上带动情绪会带动大盘修复向上,形成向上同步;这时候的市场机会在于被大盘带动向下的同板块品种低吸套利;板块龙头分歧后向下的,多对应板块被大盘向下带动向下,交易机会无。
一旦试错成功。第一次分化。别人不行的时候,还能行的一般就是龙头,买分歧或者隔日买该股的弱转强加速为主要手法。
龙头如日中天。做低位补涨首板,此时龙头多为一字或者高开秒加速。
龙头再次分歧。需要谨慎,大多数板块炒作止步于此,多对应龙头断板或者天量分歧板,此时参与稳健的继续博弈低位补涨板,高风偏或者认为还有后面一段的做龙头首阴或者龙头盘中分歧低吸。
龙头再次向上。盘面配合如果鸡犬都已跟随升天,后手不再适合出手板块,先手可以考虑减关注度。
板块初始做龙头,多需要预判,这很难,需要极强的能力以及运气,所以试错期,无法确定下一轮龙头爆在哪个组。只能尽人事看天命。但主要思路是一样的。但最关键的还是持续跟踪,因为没人知道行情启动在哪天,或许就是你刚好不在的时候,等醒悟过来又错失先手只能追高。失去大肉浮盈垫底,十分被动。
最后,上述完全是教学为主,思路可以参考。但所有案例涉及个股都是举例便于大家理解方法。投顾观点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盈亏自负!!!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以后还有更多经验分享。也欢迎点赞转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祝心想事成!